只要你提出想辦企業的申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就發給你營業執照,你就可以先開業,這意味著創業不再有門檻。周伯華介紹說,這項舉措有效地解決了行政審批前置的難題。本次商事制度改革后,工商部門“無門檻”地先發營業執照。如金融業等需要審批的,企業可以持營業執照再去審批。

周伯華說,本次改革則顛覆了這一傳統做法,企業自己認繳注冊資本就可以了,不再需要驗資。沒有驗資的要求,意味著企業要自己對市場負責,不再有注冊資本作為擔保了。“門檻很低很低,大門很寬很寬”,這些舉措必將大大減少創業者投資的成本和辦手續的成本,有利于支持全民創業。
我們再來回顧深圳、珠海商事登記改革的具體內容:
從“審批許可”向“核準登記”
營業執照樣式改革后,原則上只記載與商事主體資格相關的必要事項,不再記載商事主體的經營范圍、注冊資本、實收資本等,體現了企業登記注冊從“審批許可”向“核準登記”的轉變,也體現了改革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賦予商事主體更大信任的決心。
首次明確商事登記商事主體概念
兩個特區商事登記立法均明確規定:商事登記是指申請人向商事登記機關提出申請,由商事登記機關將商事主體的設立、變更或者注銷事項登記于商事登記簿予以公示的行為。商事主體,是指經依法登記,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珠海特區立法則進一步明確商事主體包括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企業分支機構等。
明確具體辦照時限
深圳規定: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商事登記機關應當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予以登記并頒發營業執照。珠海規定: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在一個工作日內予以登記。兩地同時規定,一個工作日內不能完成登記的,經商事登記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三個工作日。
不收取登記費用
深圳和珠海均明確商事登記機關辦理商事登記,不收取登記費用。
經營范圍改為備案事項
根據深圳、珠海經濟特區商事登記立法,商事主體的經營范圍不再作為登記事項而改為備案事項,將確定經營范圍的權利交回給了企業,體現了商事登記從“審批許可”向“核準登記”的轉變,以及“有限政府”的轉變。改革后的營業執照不再記載企業的經營范圍,但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政府信息公示平臺查詢。
探索注冊資本認繳制度
申請人申請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時,商事登記機關登記其全體股東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無需登記實收資本,申請人無需提交驗資證明文件。
保障全流程注冊電子化
商事登記推行網上申報、受理、審查、發照和存檔。電子檔案、電子營業執照與紙質形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此次深圳、珠海的商事登記特區立法均明確規定了電子執照、電子檔案的效力,從特區立法上對全流程登記注冊電子化予以了保障,有利于推進這項企業登記注冊方式的顛覆性變革和重要創新,或將引發行政許可網上申請和審批的新一輪改革熱潮。
企業提交年報取代年審
根據兩個特區商事登記立法,商事主體無需進行年度檢驗,而應當向商事登記機關提交包括登記事項、備案事項、注冊資本實繳情況、年度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等在內的年度報告;商事主體若不按時提交年度報告或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由商事登記機關將其從商事登記簿中移出,載入經營異常名錄,并納入信用監管體系。
理論上一元也可辦公司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注冊分局局長鐘文說,原來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現在無須再為注冊資本發愁,這是股東的事,自己認繳注冊資本登記多少就是多少,理論上一元也可辦公司。
推薦閱讀
“點點鼠標、敲敲鍵盤,不用奔波于創業活動的旅途,在家就能全程互動參與創業項目路演活動”。在2月28日,“同道會”憑借擁有路演直播與點評互動等服務功能的平臺,直播了北京優投網、園區中國聯合主辦的優投創新營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春天來了?工商總局:今后創業將零門檻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30304/26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