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東南一隅,一新一舊兩棟小樓比鄰而立,這是創業板首批新貴中元華電(300018.SZ)辦公所在地。
9月27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中元華電綜合樓二期工地,看到高四層、占地9000多平方米、灰色樓體已施工完畢,旁邊的建筑垃圾散落堆砌。
一位裝修工人向記者介紹說:“前幾天我們已交工,今天主要是要把‘中元華電’4個字線路安裝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元華電高管表明,等這棟樓的用電配套設施完善后,IPO募投的3個項目將搬至此開展工作。
然而,與新樓即將交付使用帶來的積極氣氛相悖的是,公司的募投項目和業績遭遇市場變化的打擊。
頂著智能電網供應商光環,身為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之一,中元華電上市3年中,由于行業環境變化,募投項目進展緩慢,公司業績連年下滑,其頹態與上市之初的勁爆形成鮮明對比。
一位熟悉中元華電的資本市場人士直言,中元華電遭遇“成長煩惱”。
投資進度慢如蝸牛
中元華電招股書中的募投項目收益,似已成水月鏡花。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公司募資凈額4.89億元,超募3.04億元,3個募投項目分別為:智能化電力動態數據記錄裝置(下稱智能化裝置)、基于北斗/GPS的時間同步系統及時間同步檢測設備項目和企業技術中心,投資額分別為6875萬元、6060萬元和5565萬元。
公司招股書稱,上述項目實施后,公司智能化裝置將新增產能2500臺/年,時間同步系統裝置和高精度時間同步測量裝置將新增產能5000臺/年,較公司現有合計總產能2000臺/年有大幅提高。
然而,上述項目投資進度遠低于預期。
截至6月30日,中元華電半年報顯示,3個項目的投資進度分別為75.27%、40.76%和25.52%。此時,離項目預期完成時間2012年10月30日,僅剩4個月。而企業技術中心項目本該在2011年4月30日完成,被二度延遲至今年十月底。
9月26日中午,記者致電中元華電董秘陳志兵,其以“公司10月23日發布三季度報,此前30天不能接待外來訪客”為由,婉拒記者采訪。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元華電高管向記者解釋,資金投入慢主要與新綜合樓二期的建設進度延期有關。不過,即使樓蓋好后也不會把建設資金完全交付,質保金一年后交都可以。
一位中元華電競爭對手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公司若產能達9500臺/年,并全部投產,按每個產品單價從五萬到十幾萬計算,每年收入少則4.75億,多則上十億,目前還沒有哪家同類公司可達這個級別。
但這對中元華電投資者而言仍是“畫餅”。因為公司募投項目施工如蝸牛一般,遲遲未能完成。
中元華電2010年年報顯示,3項目的投資進度分別是25.73%、13.74%和8.13%,到2011年年底,項目進度僅提高至71.16%、28.86%和14.36%。
對于其中兩項投資進度不到一半的現實,上述不透露姓名的中元華電高管解釋,這并非項目進度。3個項目中,前兩個為擴產,剩下的是研發。擴產項目資金投入大致分為基建、生產線建設和流動資金3部分。基建投資受綜合樓二期(項目新廠房所在地)延期的影響。這塊地公司2008年買下,籌建時發現與此前規劃有出入,所以前期耽誤了時間。大樓建成后,由于用電配套設施沒有及時跟上,至今未投入使用。此外,流動資金并不需要這么多,沒有投資必要。
承諾收益成泡影
中元華電招股書顯示,智能化裝置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預計開銷2230萬元,占該項目欲投總額32.44%,產業化實施及調試測試花費1835萬元,占比26.69%,流動資金及其他預備費2810萬元,占40.87%。與此對應,在同步系統項目上,三個部分的預計投資額分別是1930萬元、1730萬元和2400萬元,占比31.85%、28.55%、39.60%。
記者發現,兩項目的預備流動資金達四成左右,若在“該部分無需太多”的情況下,按上述人士的說法,投資額在七成左右,該項目實質可算基本完成。上述中元華電人士坦言,兩項目生產線的建設已基本完成,并投產,可完成一年5000臺產量。
按此推斷,截至2012年6月30日,投資進度達75.27%的智能化裝置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
中元華電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12月30日,項目投資進度已達71.16%,而半年前進度僅38.01%。
項目投產并未給中元華電帶來預期效益。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至2012年6月末,上述項目共實現收益1910.54萬元,其中,2011年1040.66萬元(上半年495.53萬元),2012年上半年392.14萬元。
顯而易見,基本建設完成后的2012年上半年項目收益,甚至低于去年同期投資進度僅38.01%的收益。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中元華電屬于訂單式生產,大多是有多少訂單,就生產多少產品,以上跡象表明是目前市場需求下滑或客戶流失所致。
不僅如此,按半年收益392.14萬元計算,與此前承諾的年均稅后利潤4038.09萬元相距甚遠,與該項目的投資額6875萬元亦不可同日而語。
長城證券電力設備分析師熊杰認為,電力設備企業效益受國家電網投資影響較大,現在投資高峰期已過,不會再有20%-30%增速,今年增速僅3%,以后整體性機會已不多。
公司的業績也證明了這點。
中元華電上市后,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2010年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減少17.45%;凈利潤4410.79萬元,同比減少23.95%;2011年,營業收入盡管增加38.10%,但增產不增收,凈利潤3831.74萬元同比下滑13.13%。
推薦閱讀
老虎21組織的富豪身家至少1000萬美元,每年需繳納3萬美元的會費。目前,老虎21會員主要包括投資銀行的高級合伙人、首席執行官或成功的經紀人、投資家等,會員人數已經接近200人,財富總額已高達180億美元 [ 在今年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元華電遭遇“成長煩惱”:錯過投資高峰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929/8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