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一個接一個。
8月24日,在中國平安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馬明哲表示,將與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騰訊CEO馬化騰聯手試水互聯網金融行業。“三馬同槽”引來了諸多調侃。沒消停幾天,8月底,阿里信貸即將向阿里巴巴普通會員全面放開的消息傳開,之前該項服務只對江浙滬的付費會員開放。這意味著小微企業不用提交任何擔保、抵押,憑借信用資質即可獲得貸款。
至此,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邁進了金融企業的腹地,而一向以高富帥形象出現的后者自然不會坐待被掠奪。
蠶食金融領地
馬云向來不掩飾他的野心,他計劃縝密,一步步實現著龐大阿里帝國的夢想。
支付寶是明面上馬云向金融行業發起的第一步進攻。截至6月,支付寶注冊用戶數破7億,日交易峰值達3369萬筆,穩穩占據了國內第三方支付的半壁江山。
支付寶里每天都沉淀著海量的資金,在現金為王的今天,這些錢就是能生金蛋的雞。可這個模式比起放貸款,是小巫見大巫——阿里巴巴每日坐收的貸款利息足以說明一切。近日,阿里巴巴宣布,單日利息收入超過100萬元。按照日利率0.05%來計算,阿里巴巴的日均信貸額為20億元。阿里巴巴于2010年4月獲得小額信貸牌照,短短兩年多時間,阿里巴巴已為12.9萬家小微企業發放了超過260億元的貸款。
不光貸款,阿里巴巴還看上了另一個賺錢的行當——賣保險。于是,平安與阿里巴巴一拍即合,各取所需——阿里巴巴提供的仍然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客戶資源,平安則貢獻在該領域的經驗和話語權。
考慮到阿里巴巴和騰訊在諸多細分領域的激烈競爭,這次為何會拉上馬化騰令人費解。一個合理的解釋是馬化騰也太想在金融領域取一瓢飲了,雖然他之前一直打的是擦邊球:6月,騰訊要推出金融資訊產品的消息讓同花順、大智慧、東方財富等公司驚出了一身冷汗;7月末,騰訊入股財新,外界認為這是在低端人群更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騰訊試圖接觸中高端金融人群的努力,顯示出下里巴人對陽春白雪的追求與渴望。目前來看,這樁“郎財女才”的婚姻還算甜蜜。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財新網以73.1%的增長率成為2012上半年月度有效瀏覽時長增速最快的獨立財經類網站。
高富帥的反擊
“在中國,銀行賠錢比賺錢難。”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深有感觸。2011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稅后凈利潤4387.31億元,比工、建、中、農、交五大銀行的凈利潤總額6808.49億元差一大截。而最新披露的滬深兩市企業2012半年報顯示,1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凈利潤總和超過其他2439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和。
高帥富們并非高枕無憂。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龐秀生公開表示,由電子商務公司來控制客戶和銀行的金融服務是不妥當的。正是對這種不妥當的不放心,建行開設善融商城,有B2B和B2C兩種模式,涵蓋批發、零售、房屋交易等領域,提供在線交易、支付結算、分期付款、融資貸款、資金托管等服務。暫且不論阿里巴巴和建行合作又分道揚鑣的悲歡離合,建行通過合作見識了客戶數據庫的力量,也知曉了降低審貸成本的關鍵是深入了解客戶。
“免店鋪租金、免交易傭金、免服務費、免收商戶借記卡商城交易的支付結算手續費及免費提供商城主頁推薦”,建行的決心可略窺一斑。善融的注冊用戶已達數十萬。但就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這個數字水分不小:建行推出注冊并開通商城賬戶即送50元電子券的活動,好些人有這種想法:“這就是相當于白送50塊錢,我注冊了好幾個賬號,拿到券就花了,以后來不來這里再說。”
建行的行動力刺激了其他金融企業——工行、農行、招行涉足“網上商城”,商品涵蓋服裝、日用品、數碼家電等門類;交通銀行淘寶旗艦店業已開業,用戶可以在線購買理財產品。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說得更直接:“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企業削弱了銀行作為社會支付平臺的地位,而臉譜等社交網絡更是威脅到銀行生存的根基——存貸中介的功能。”更大的動靜還在后頭,畢竟,這是兩種企業體制的較量——善于廝殺的互聯網企業PK溫室里呆慣了的金融大鱷。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周日發布投資者報告,把騰訊股票列入“亞太區最佳創意榜單。”摩根士丹利在該榜單中給予騰訊股票“增持”評級,并將目標股價定為港幣284.5元。以下為報告內容摘要: 我們把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金融兩派斗氣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910/8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