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2日晚間消息,Facebook第一批股票的“鎖定期”于上周到期,引發了內部人士的瘋狂拋股。Facebook股票一共有5次鎖定期,今年11月14日至少還將有12億股到期。
Facebook董事彼得·泰爾(Peter Thiel)上周拋售了所持大部分Facebook股票,價值近4億美元。泰爾此次拋股主要是因為第一批Facebook股票的“鎖定期”于上周到期,該股票“鎖定期”旨在阻止內部人士在公司上市后的90天內拋售公司股票。
股票鎖定期主要是為了防止內部人士在公司上市后過早地拋售公司股票。鎖定期在過去十分簡單,對于任何人而言,通常持續180天。但如今卻變得越來越復雜,而Facebook IPO又將其復雜程度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因為Facebook共有5個鎖定期,下面就具體闡述一下:
當員工和投資者最初獲得股票或期權時,通常要與公司簽署一份合約,阻止他們在公司未來上市后的180天內拋售這些股票。當企業做好上市準備后,承銷商銀行會在新合約中重申這一點。
通常,員工和早期投資者希望鎖定期盡可能的短(這樣他們可以盡早套現),而承銷商銀行則希望盡可能的長(防止內部人士過早拋股而影響股價)。而企業通常處于中立地位,希望讓員工和投資者滿意,而又不想讓他們過早拋售,以造成對公司沒有信心的跡象。
而如今,IPO鎖定期已經不再固定為180天。例如Zynga,其鎖定期為165天, Zillow的鎖定期為90天。為了能盡早套現,大型投資者往往具有議價能力。例如,Facebook的兩大投資者Mail.Ru和DST在2010年2月曾與Facebook達成協議,在Facebook IPO之后,這兩家投資者可以在90天內最多拋售7500萬股股票,但同時也要保證持有4700萬股至少一年時間。
除了合約,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影響何時將有更多股票流入市場。如果沒有到期,員工通常也是不能行使期權的。此外還有相關法規的規定,如證券法第144條(Rule144),就對企業高管和大股東拋售股票作出了限制。根據第144條之規定,鎖定期最短為90天,最長為一年。
Facebook的5次鎖定期分別如下:
8月16日:最初的投資者(CEO馬克·扎克伯格除外)可拋售2.71億股。
10月16日至11月14日:董事和員工可拋售部分股票和期權,總計2.47億股。
11月14日:大約有12億股到期,另外扎克伯格還將被允許拋售6000萬股。
12月14日:另外1.4943億股到期。
2013年5月18日:Mail.Ru和DST可拋售剩余4732萬股。
影響這些新股走向市場的最后一個因素是IPO承銷商對鎖定期的一次性豁免,例如員工需要資金來購買房子。Zynga CEO馬克·平卡斯(Mark Pinkus)就曾獲得承銷商的豁免權,將鎖定期提前了2個月。
結果,平卡斯以每股12美元的價格提前拋售了部分股票,相當于原始到期日拋售價格的2倍。該事件引發了潛在的集體訴訟,原因是涉嫌內幕交易。這無疑為
不管怎樣,在未來一年內,將有更多的Facebook股票流入市場。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月22日晚間消息,美銀美林今日發布投資報告,維持奇虎360股票(NYSE:QIHU)“買入”評級,將目標股價從25美元調高至28美元。 以下為報告內容摘要: 奇虎2012財年營收增長強勁,但在一定程度上被成本增加所抵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股票5次鎖定期:11月有12億股到期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822/8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