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9日消息,據美國《紐約時報》最近刊登署名為詹姆斯?斯圖爾特的文章稱,近期以Facebook為代表的美國社交媒體企業在股市的表現集體陷入低迷,這表明網絡效應在其中發揮的負面作用越來越突出。
以下是文章內容全文:
截至上周五收盤,Facebook股價已縮水近一半
截至上周五收盤,Facebook股價在納斯達克股市的常規交易中再次下跌4.13%,報收于每股19.05美元,較其5月份38美元的IPO發行價已經縮水了近一半。現在,誰都不再提社交媒體“泡沫”一詞了。
初現繁榮之相
然而,僅僅一年以前,社交媒體似乎還是全球科技產業的下一個“大事件”。隨著Twitter、Zynga、尤其是Facebook用戶群的直線上升,投資者紛紛對能夠將用戶與興趣和體驗分享聯系在一起的社交網站感到無比興奮。社交網站似乎將成為目標廣告的最佳載體。
職業社交網絡和求職網站LinkedIn于2011年5月率先成功進行了IPO上市,發行價為每股45美元,就此拉開了社交媒體網站集體上市的序幕。上市交易當日,LinkedIn的股價最高上漲至122.70美元,當日的收盤價則為94.25美元,超出其發行價一倍多。
早期投資者被社交媒體網站集體繁榮的現象所迷惑是可以理解的,但包括美國前任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在內的其他人士也對此發出了預警。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包括Groupon、Zynga和Yelp在內的互聯網企業紛紛申請IPO上市。Facebook更是在今年5月以每股38美元的發行價上市,估值更是一路飆升至接近1050億美元。自此,興奮情緒徹底被不斷上漲的擔憂情緒所取代。
Facebook慘敗教訓
自從上市以來,Facebook收盤價始終都低于發行價。受交易故障和承銷商提振股價措施不力的雙重不利影響,市場普遍認為Facebook上市就是個徹徹底底的失敗。
7月末,Facebook發布的公司上市后首個完整季度財報更是讓投資者看不到股價上漲的任何希望,隨后該公司股價再次加速下跌。本周,Facebook迎來了首批禁售股的解禁日,大批股票流入股市再次導致Facebook股價下探至新低,報收于每股19.05美元。
其他互聯網企業的股價走勢甚至還不如Facebook。
與Facebook一樣,團過交易網站Groupon也在去年11月上市之前提高了上市發行價和股票發行量。2010年12月,谷歌(微博)曾經提出60億美元收購Groupon,但遭到了后者的拒絕。Groupon的上市發行價為每股20美元,對其估值為130億美元,其上市首日的收盤價則為26.11美元。
從此,Groupon的股價就一路下跌。截至上周五收盤,Groupon股價在納斯達克股市的常規交易中報收于每股4.75美元,較其發行價的跌幅超過75%,市值更是僅剩31億美元,只略高于谷歌收購價的一半。
依托Facebook平臺的社交游戲開發商Zynga也于去年12月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0美元,上市首日的股價跌幅為5%。盡管Zynga股價曾在今年3月一度上漲至每股超過14美元,但截至本周五收盤,其股價同樣跌至僅剩3美元,較發行價的跌幅達到70%。
即使是上市后表現最好的社交媒體網站的股價也出現了上漲停滯現象。美國消費點評網站Yelp上市首日的收盤價為24.58美元,較其15美元的發行價大漲了64%,而截至本周五,其收盤價則跌至每股21.5美元。而LinkedIn的股價再也沒有上演過上市首日暴漲的那一幕,更是在上周五報收于每股101.36美元。
Twitter和LivingSocial已經推遲了各自的上市計劃。兩家公司還在最近表示,都不急于進行IPO上市。這似乎一點都不令人感到吃驚。
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呢?
雖然每家公司的情況都不盡相同,但市場對整個社交媒體公司的樂觀態度卻都是源自經濟學家提出的“網絡效應”,即一家網站吸引到的用戶越多,就會有更多其他用戶希望登陸這家網站,從而使這家網站逐漸發展成為天然的壟斷者和吸引廣告商的磁石。
Facebook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如果你的好友、同事或同學都是Facebook用戶,那么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同樣選擇使用它。然而,網絡效應奏效的最明顯標志就是用戶群和營收出現快速增長,這在一家公司的上市初期體現得尤為明顯。截至目前,社交媒體產業并沒有用實質性的類似增長提振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更談不上讓投資者興奮了。
網絡效應負面作用
美國投行Evercore Partners的消費互聯網分析師肯?塞納表示,網絡效應是一把雙刃劍。
塞納指出:“網絡效應當然能夠讓互聯網企業實現快速增長,然而一旦出現下滑趨勢也很難被遏制住。稍有不慎,用戶就會退出登錄,此時網絡效應就會帶來負面結果。”Myspace的慘敗就是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這家曾經訪問量最高的社交網站如今已是昨日黃花。
本周Groupon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更加突出了社交媒體公司集體面臨的問題。從理論上講,Groupon應該會從網絡效應中受益。如果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那么就會有更多的商家愿意通過Groupon提供打折交易,反之亦然。從表面上看,Groupon第二季度財報還不錯,其當季凈利潤為2840萬美元,超過出此前的分析師預期,更是扭轉了去年同期的虧損狀態。Groupon頗有大男孩氣質的CEO安德魯?梅森更是將第二季度稱為“業績強勢季度”。
然而,對于一家處于創業初期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實現業績增長,而非凈利潤。Groupon表示,其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了45%,但該公司把本應該轉交給商家的付款計入了營收的一部分。如果除去這部分支出,其營收同比增幅僅為30%。與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其營收的環比增幅更是只有1.6%。
塞納指出,Groupon第二季度核心優惠券業務的業績增幅同比下降了7%。Groupon預計第三季度營收的同比增幅僅為2.9%。
如此緩慢的營收增幅讓投資者感到吃驚,而華爾街對此迅速做出了反應。就在公布財報后的第二天,Groupon股價大幅下跌了27%。
市場一直認為,Groupon極易受到競爭的影響,因此網絡效應無法發揮出積極作用。比如,eBay長期控制著在線拍賣市場,而eBay上的很多商家也提供優惠券打折服務;亞馬遜收購了團購網站LivingSocial的29%股份;在收購要約被Groupon拒絕后,谷歌也推出了自有團購服務。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房地產信息網站Trulia Inc.周五向SEC遞交了IPO申請文件,該公司計劃融資7500萬美元。 根據周五提交的申請文件顯示,Trulia股東將在IPO時出售持有的公司股票,但并未說明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效應的負面作用?社交企業陷入低迷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819/8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