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歐債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對歐投資增長迅速,這種趨勢是否反映在中國對瑞士投資上?中國企業目前主要的投資領域有哪些?
康赫雷:毫無疑問,中國企業正把焦點移向歐洲,對瑞士的投資也在增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取道瑞士以求更快立足歐洲市場。
現在共有70多家中國企業赴瑞士進行大型投資,其中大多數是私有企業,也有一些國有企業,主要集中在金融、IT、通信、化工等領域。事實上,中國企業對瑞士主要的產業集群都有所涉及,包括:制藥、化學、金融、奢侈品、機構、貿易、清潔科技、生物科技。其中,生物技術與清潔技術被視作瑞士最具活力的兩大產業,瑞士擁有較強的研發實力,主要原因就是企業與大學之間存在很強的合作關系,有活力的中小企業以及高技能的勞動力。
瑞士在努力改進法律機制,為所有產業創造最好條件。我們是以客戶至上的。我們要頒布新的法律或改進現有法律,使瑞士有更好的自由貿易區的條件。
經濟觀察報:與德國和法國相比,瑞士主要的優勢是哪些?
康赫雷:瑞士是開始歐洲投資最好的地方。60%的美國公司將其歐洲總部設立在瑞士。
首先,瑞士位于歐洲中心,地理區位上可以迅速到達整個歐洲的客戶。其次,瑞士人掌握三種語言:意大利語,法語和德語。這三國也是歐洲最大的三個市場,英語也是瑞士商務的通用語言。第三,稅務上的原因。如果你的企業在歐洲各地都有分公司,出于納稅考慮,在瑞士建立總部很劃算,26個大區之間也存在競爭。
雖然瑞士不是歐盟成員,但我們的雙邊關系發展非常順利,之間并無貿易壁壘,唯一不同就在于貨幣了。瑞士法郎是非常堅挺的貨幣,這是我們的又一優勢。如果中國人想在歐洲投資,投入了大筆歐元,之后退出賣出時,可能面臨下跌帶來的損失,而瑞士法郎相對堅挺很多,特別是在歐債危機的背景下,不會有太大的匯差,政府也會出臺新的法律支持貿易。
另外,瑞士有很強大的金融中心,多元化的經濟,良好的基礎設施,高素質的勞動力,自由市場以及穩定的政治體系。
經濟觀察報:中瑞自由貿易協議(FTA)方面有何最新進展?
康赫雷:中瑞已經進行了五輪談判,從目前情況看,雙方有很大的政治意愿在2012年簽署FTA,屆時它將成為中國和歐洲國家的第一個此類協議,這不僅有很大的戰略意義,也一定會加強中瑞之間的貿易與投資關系。
如果協定達成,很多稅目就會被取消,中國企業到瑞士投資就更容易了。現在很多中國企業只是和瑞士公司做貿易,慢慢會發現,到瑞士建立公司更便利。所以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到瑞士建廠。
經濟觀察報:中國企業去瑞士投資最大的挑戰是什么?高成本的勞動力是否會成為阻礙?
康赫雷:瑞士沒有類似于美國投資審查委員會那樣的機構,瑞士市場足夠開放,外國企業來瑞士投資完全沒有壁壘,當然,外國企業必須要遵守瑞士法律。
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是中國企業需要適應歐洲市場,而不是一味地將中國的運轉模式照搬到歐洲。因為歐洲不同于中國,這里的文化不同,市場不同。如果中國企業想要在歐洲或瑞士投資,就需要意識到這一點,中國企業在中國的很多操作方法在瑞士并不適用,要擅于和當地合作伙伴解決問題。
瑞士的勞動力成本的確較高,如蘇黎世的總體工資水平僅次于哥本哈根和奧斯陸,為歐洲大陸勞動力成本最高的地區之一。但對于雇主來說,起決定作用的也許不是他們所支付的工資,而是單位勞動力成本。在瑞士,除工資總額之外,雇主須承擔的非工資性勞動力成本,如社保合計僅為15%,再加上較高的生產力、適度的稅收和較低的資本成本,意味著許多雇主所支付的成本低于歐洲其他國家。根據研究統計,2007年瑞士的單位勞動成本為每小時32.7歐元,低于挪威、比利時、瑞典、丹麥,與德國、法國的勞動力成本接近。
推薦閱讀
觸及0.45美元/股!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華視傳媒(VISN)在納斯達克的股價依然不斷創造著新低,僅為其股價最高時25.6美元/股的不足2%。這一殘酷現實或許說明,上市5年來的中國最大戶外數字電視廣告“美夢”已經被迫蘇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TA將促進中國企業投資瑞士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721/7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