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德沃拉克(John C. Dvorak)撰文指出,盡管大家都在等待惠普觸底的時機,但是對于這家公司和其股票而言,觸底固然可能,反彈卻需要他們在設計和靈感方面真正趕上時代的大潮,然而遺憾的是,至少迄今為止,這都是惠普最缺乏的。
以下即德沃拉克的評論文章就全文:
現在,許多科技投資者都在密切關注著惠普,等待著他們觸底反彈的機會。關鍵其實是在于,他們觸底是遲早要觸底的,但是是否會反彈呢?
相當時間以來,我都一直是惠普(HPQ)的粉絲,直到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成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開始進行一系列錯誤的行動,這些錯誤行動以收購康柏為起點,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該公司的系列愚蠢行為當中的最近一樁就是收購英國軟件公司Autonomy,一家奇特的英國軟件公司,看上去最大的專長就是開發奇特的企業軟件,而產品幾乎千篇一律都貼上了“語義”的標簽。
比如說,他們致力于“基于語義的計算”、“基于語義的管理”,以及“基于語義的營銷”。我聽說惠普現在正在為這個部門尋找一個合適的負責人。或許,只有艾哈德(Werner Erhard)或者是喬布拉(Deepak Chopra)這樣的人才能勝任吧?
他們宣稱,自己是采用了“泛企業搜索”手段來達到“電子發現”的目的。天哪!只有廣告公司才會這樣信口開河。
顯然,惠普的前任首席執行官李艾科(Leo Apotheker)是因為這家公司而鬼迷心竅了,所以才將惠普現金儲備當中的大部分,超過100億美元用來收購它。
李艾科在惠普的生涯也就此畫上了句號。現在,我們迎來了惠特曼(Meg Whitman),這位一度觸摸到加州州長寶座的女性現在掌握了惠普的大權。
惠普的問題在于,他們依然是一家優秀的公司。有報道稱,惠特曼再度裁員2萬7000人,客觀地說,如此規模的裁員實在是說不上明智,我也不免開始疑惑,在掌舵人缺乏足夠明智的前提之下,公司是否還能夠真正復元。
事實上,從任何一個已知的跡象看來,惠特曼不過是位官員而已。這顯然無助于改善股票的命運,除非是有什么奇跡,或者是充滿靈感的原子彈能夠爆炸,不然他們的股票要從深坑中爬出,確實是非常困難的。
這不能不說是一樁恥辱。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惠普磕磕絆絆的腳步。比如,是他們讓噴墨打印機廣為流行,而且現在還擁有一些最優秀的打印機技術,但是在吸引眼球的方面卻表現遠遠不及愛普生。如果你今天一定要買一部打印機,你是會選擇惠普還是愛普生?
惠普在筆記本方面一直都有革新的舉措,但是現在大家對他們的感覺卻是老古板。惠特曼和許多硅谷的經理人一樣,太過平庸而沒有個性,而她的平庸和無個性最終當然會體現在惠普的產品和整個公司形象當中。
在過去,這也沒有什么特別了不起的地方,但是伴隨蘋果(AAPL)以及他們富于創新精神和美感的產品的興起,整個游戲的規則徹底改變了。現在,所有人都必須在意設計,都必須夠酷才行。可這,卻不是惠特曼所擅長的。
新一代的首席執行官們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口味,這是必須的,因為新的世界要求他們這樣,而且要求還非常嚴格。哪怕是戴爾(DELL)這樣讓人覺得無比乏味的公司,現在似乎也摸到了一些線索。他們的超級本就讓人覺得非常不錯。
哪怕是中國人,現在也為市場帶來了革新味道十足的,外表富有吸引力的產品。這一點是需要語義強調的,現在,惠普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是干脆收購一種頂尖的工業設計方案,要么是到藝術中心去重新招募設計人才。
當然,我在這里談論遠見卓識或者創新,并不是說他們就必須拿出一種夢幻一般的,視地心引力如無物的產品,盡管這樣的產品肯定會賺錢。我對他們的要求并不嚴苛,我只要看到某一擁有審美感覺的人物,要求他對于未來有富于靈感的預期,這也就足夠了。
毋庸贅言,近期之內,像喬布斯(Steve Jobs)這樣的大師是很難再造的,但是大家至少可以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可是,在惠普,我看到的卻依然是死水一潭。
惠特曼至少迄今為止,都沒有讓我們看到她可以為惠普引入這樣元素的跡象。
只有她能夠做到這一點,該股才能真正迎來轉折點。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6月26日凌晨消息,美國股市周一午盤繼續維持下跌格局。市場越來越擔心本周末的歐盟峰會將會讓人失望。美國5月份新屋銷售數字創兩年新高。中國概念股普遍下跌,12支股票跌幅超5%。 美東時間6月25日12:01(北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惠普被批缺乏設計和靈感:股價有觸底無反彈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626/7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