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黑框眼鏡,一頭標志性的亂發,很努力地說著中文,但總控制不住蹦出英文單詞:34歲的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 (SteveChen)在離開Google之后,和老搭檔查德·赫爾利 (Chad
Hurley)決定二次創業,成立新公司AVOS,并把旗下新產品之一——美味書簽的重心放在了中國。
為什么要賣掉YouTube?在20個月賺了130億元之后為什么還要選擇再創業并從雅虎手中買下Delicious?此前眾多傳統互聯網巨頭入華均難逃脫敗北的命運,陳士駿和他的老搭檔能否打破魔咒?帶著諸多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以下簡稱NBD)專訪了陳士駿以及赫爾利。
賣掉YouTube是唯一選擇
2006年10月,谷歌以價值16.5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視頻網站YouTube,這是Google創建8年以來出手的最大一筆并購案。通過收購YouTube,谷歌得以進軍顯示廣告市場,同時帶來了數十億次的流量。今天,谷歌已成為搜索和視頻領域無可爭議的霸主。
如今談到上述交易,陳士駿開玩笑說,如果YouTube最后被雅虎收入囊中,Google在視頻內容領域將處于被動,幾大互聯網公司的競爭格局或被改寫。
NBD:我們注意到,YouTube被Google收購之后的幾天內,估值就突破了20億美元,但是與今天的Facebook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您有沒有后悔賣早了?
陳士駿:你們別提Facebook了,再提我該后悔了!(笑)不過,在YouTube當時的情況下,我們的團隊都同意把公司賣掉,因為所有人都精疲力盡,每人每星期要工作超過100小時,相當于每天工作14小時,尋求并購或許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NBD:為什么?
陳士駿:事實上當時我們已經意識到,許多事情單靠小團隊是無法完成的,比如我們想做支持各種手機和無線網絡的視頻服務,想YouTube在各個國家上線,這就需要將網站編譯成不同語言,再按照當地人的喜好做內容的編排和選擇,每個地方的熱門視頻是不一樣的。
更重要的是,高速成長的YouTube急需強大的數據中心,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帶寬和服務器,需要大公司的幫助,這是實情。
NBD:據說當時雅虎和Google都在其中,能否說說和雅虎的談判是怎樣的?為什么沒有選擇雅虎?
陳士駿:事實上,我差點選擇了雅虎。在和楊致遠見面之后,我甚至沖動地給他寫了一封郵件,當然那時我并沒有與Google的施密特見面。雖然楊致遠告訴我,他們會給我們很多權限去做想要做的事情,不過有一些細節的問題是讓我擔憂的,比如說楊致遠已經不是首席執行官,而當時的首席執行官塞梅爾是一個好萊塢式的人,他應該很懂廣告和銷售,但是當時的YouTube離盈利還很遙遠,我們沒有在廣告收入上花什么心思。
另外我還擔心雅虎會不會讓我們搬出公司,會不會馬上就開掉我和查理兩個人,我們的高級經理會不會馬上大換血,就像PayPal在出售給eBay之后發生的那樣。
NBD:為何選擇跟Google合作?
陳士駿:在同楊致遠見完面之后,當天晚上我們討論了是否要跟雅虎合作,但我和查德都希望和Google接觸下,而且紅杉的合伙人之一邁克爾·莫里茲就在Google董事會。
我更喜歡Google的工程師文化,喜歡被聰明人包圍的感覺。另外Google對交易很有誠意,所以很多程序加速完成,沒有讓我們煩惱。還有施密特承諾YouTube可以獨立運營,而且按照慣例,所有被Google收購的公司都需要進行二次面試,可我們沒有。
不過,當時兩家的股價也帶給我一些困擾,因為我們并購的交易都是用股票完成的,所以衡量哪個公司的股票更有增長價值就成了一個不得不做的判斷。
那時Google的市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在當時看非常高了,而雅虎是300億美元。我猜不到Google的市值能再往上漲多少,而雅虎最高曾到了800億美元,似乎雅虎的上漲潛力更大。但是,如今Google的市值已經超過了1861億美元了,不得不說,我們的運氣太好了。
Delicious的創業夢
似乎是注定的“緣分”。雖然陳士駿的第一個項目YouTube并沒有賣給雅虎,但他們的第二個項目卻是從雅虎手中買下的。這個名為Delicious的書簽收藏與分享工具讓陳士駿為AVOS公司找到了沖刺的方向。
從YouTube到AVOS,陳士駿這樣定義他們新的征程。按照Google的模式,不是開發一個產品,而是創造一個平臺。他甚至認為,AVOS的新想法可能比YouTube還要偉大,因為在未來的網絡世界,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推薦,而是基于社交關系的搜索和推薦。
NBD:AVOS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未來的業務方向是什么?
陳士駿:坦白說,我們當時也沒有想到具體要做什么,只是一個模糊的方向,希望在“社會化媒體”方面有所突破。我們認為,在這個愈加繁雜和碎片化的信息世界里,人們如何去找到最想要的信息,而哪些信息又會是不同的人所感興趣的,截至目前,還沒有哪個服務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NBD:為什么選擇從雅虎購買Delicious,而不自創品牌呢?
查德·赫爾利:雖然我們并不清楚雅虎為什么要出售它,但是它對我們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認為,互聯網要創建一個品牌并成為一個大眾品牌是非常困難的。而Delicious本身已經具備一定品牌基礎,是網絡上最大的書簽類站點,全球擁有數百萬用戶,因此在收購之后,我們只需要在其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改進。
Delicious一度被認為是互聯網社會化軟件的復興,在那些開創網絡社交分享先河的Web2.0公司陸續倒下的時候,能夠挽回其中一家也是我們收購Delicious的初衷。2010年12月,當得知雅虎正準備出售或者關閉Delicious時,我們頓時覺得機會來了。
NBD:除了Delicious,還收購了Tapl,這有什么樣的考慮呢?
陳士駿:Tapll是一家數據分析公司,它將社交發布與分析整合為單一的憑條,幫助廣告主堅持其營銷活動的影響力,它能夠通過分析,來尋找社交網絡上的人們到底對什么東西感興趣,這也許會成為下一代信息檢索的方式。
NBD:我們注意到,單純的社會化書簽服務已經被驗證為不可行,四五年前一大批企業曾經伴隨著Delicious倒下了,中國做類似服務的愛庫網也一直不溫不火,您為什么還看好Delicious?
陳士駿:Delicious沒做好是因為雅虎沒把它當成一個獨立的產品運營好,如果我們很好地規劃Delicious的方向,一定有很大發展潛力。
另一方面,Delicious原先是基于早期互聯網的需求建立的,主要是進行書簽分享,并沒有太多圖片等內容。
推薦閱讀
TechWeb編輯推薦: 在A股的暴跌聲中,國際板同樣沒有起到正面作用。上周,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八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研究制定境外企業到境內發行人民幣股票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陳士駿二次創業:互聯網新品的中國“美”夢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20605/6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