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攝影家付春來 孫家麗攝
記者鐵漢:付老師,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中國國際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的專訪!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謝謝!
記者鐵漢:請問您從事攝影多長時間了?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我從1979年開始接觸攝影,當時我在群眾藝術館做攝影部分的創(chuàng)作,后來我又在中國文化部社文局任職,主要掌管全國攝影這一塊。到目前為止,我從事攝影的總的年頭應該是三十多年了。
但是在這期間,我有段時間是在做生意。重新回到攝影這個圈子大概是五年前。
記者鐵漢:您中途去做生意,那什么又促使您重新拿起相機呢?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攝影是我的一個夙愿。之所以之前有段時間去做生意,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攝影這個行當一般人玩不起,它需要有一個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去支撐。為了實現(xiàn)我的這個夙愿,我只能去做物質(zhì)方面的積累。到了經(jīng)濟基礎允許的時候,才又拿起相機,去實現(xiàn)我的這個夙愿。攝影對于我來說是有癮的。
記者鐵漢:您從事攝影這么長時間,有沒有經(jīng)歷過攝影作品的轉型?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幾年前,我曾背著相機走遍了中國大部分地區(qū),用相機記錄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生存狀態(tài)。常年的積累,我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審美定式,或者是叫思維慣性。時間長了,在表現(xiàn)手法上就有一點茫然。我想,如果不在攝影表現(xiàn)這方面下點功夫,去改變一下的話,那勢必還是延續(xù)以前的老路,不斷重復。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798,知道了798這里有另外一些人,一些群體,他們用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在對攝影藝術進行探索。這對我吸引力很大,他吸引著我來到798。
時代在變化,攝影創(chuàng)作也在變化。好的攝影貴在創(chuàng)新,有的創(chuàng)新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去創(chuàng)新,也有的創(chuàng)新是探索其他的路徑,研究新的視覺語言表現(xiàn)方式,這就和當代藝術有了關系。來到798以后,我對于創(chuàng)新有了一個很深刻的感悟,這也帶來了我攝影作品風格的變化。
當代藝術的質(zhì)疑、批判、創(chuàng)新,包括他們使用的視覺語言都是非常新穎的,或者是說很深刻,甚至有時是一種尖刻,但恰恰是這種東西,才能發(fā)人深省,或者讓人從一開始感覺不舒服,到后來的覺悟上的變化。這些在當代藝術中表現(xiàn)的非常明顯。
我是從傳統(tǒng)過來的,很多地方我都形成了一定的固有思維,這使我不能拋棄那些技術層面上的東西。來到798以后,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攝影技術是可以和當代藝術的觀念相融合的。只要結合的恰到好處,就能找到新的表現(xiàn)形式。
記者鐵漢:《當代藝術百家像》系列展第一回展可謂是您的第一個個展,此次展覽將展出一些什么樣的作品?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當代藝術百家像》這個項目最初命名為“影響中國當代藝術的一百人”,這個項目是我來到798以后開始的。這次展覽將展出50位當代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以及藝術機構掌門人的肖像攝影作品。展覽的表達方式共有兩種,一種是單頭像,另一種是雙頭像。雙頭像就是一個藝術家的兩幅肖像,用影像重構的方式把他組合成一幅畫面,力求在畫面中形成一種藝術家自我對話關系。
記者鐵漢:那肯定耗費了很長間去研究、拍攝這些作品吧。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是的,這個項目要追溯到2009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天,歷時兩年的時間,而且這個項目還在延續(xù),一直在做。
記者鐵漢:大概拍了多少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或者藝術機構掌門人?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包括當代藝術家、策展人、評論家還有藝術機構掌門人,大概拍了有一百三四十人。
拍攝的過程也是對這些藝術家、評論家、策展人了解的過程。因為這個展覽有名額的限制,就是一百位。所以要在這一百三四十個中進行篩選,這個篩選的標準不只是說從藝術家的影響力或者是他的作品賣多少錢,這只是其中一個標準而已。有的藝術家的作品,今天的價格并不是很高,但不能保證他明天的價格會不會高。我們不可能事先知道他的作品是不是有價值。
我的這些作品都是攝影肖像作品,也就是說,他的名氣再大,如果拍的不理想,或者是說表現(xiàn)不到位,那我也不會把他納入進來。還有一個就是有的藝術家雖然名氣很大,但是拍不到他,當然原因很多,也許是因為沒時間,或者不喜歡拍照。所以鑒于以前“中國當代藝術一百人”這樣的一個概念做一下調(diào)整,調(diào)整成為“當代藝術百家像”。那么從這一角度審視作品的時候,名次排在什么地方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影像拍的是否到位,是否把這些藝術家的特質(zhì)表現(xiàn)出來。
記者鐵漢:您拍了這么多藝術家、評論家、策展人、藝術機構掌門人,那期間肯定發(fā)生了很多有意思或者難忘的事情。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這樣的故事很多。但是我想說的是,藝術家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也有個性,而且是很強的個性,跟他們打交道,熟了以后也沒什么特殊的。拍攝過程中,可能就要花費一些功夫和心思了。有的藝術家從一開始的懷疑、排斥到最后的接納、認可,進而成為朋友。總而言之,通過這個項目,我結識了一批在當代藝術非常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朋友,這也是我最大的收獲。
記者鐵漢:您認為拍攝《當代藝術百家像》這一系列攝影作品,最大的意義是什么?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當代藝術百家像》這一系列攝影作品,作為更近距離的接觸這些當代藝術家的一種方式,能夠深入到他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去,不僅僅停留在看他們的作品的表面上,要了解他們的生存、生活狀態(tài),創(chuàng)作狀態(tài)等等。從而更深層次的去了解一個藝術家。使得在拍攝過程中,能夠成功的把握他們的精神特質(zhì)和情感感知。
另一方面,我想通過這種“百家像”的形式,使這些在當代藝術界很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老百姓走的更近,讓普通民眾也能認識他們,進而對當代藝術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記者鐵漢:《當代藝術百家像》這個展覽,您選用了非常特殊的媒介、材質(zhì)去展示這些作品,這是一種攝影表現(xiàn)方式的創(chuàng)新。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不敢說創(chuàng)新,這主要是受到當代藝術表現(xiàn)方式的影響。比如當代藝術中搞雕塑或者裝置的,他們是非常注重材料的使用。當然這種新的材料的運用也是當代藝術的一個標識。那么,我就聯(lián)想到,影像為什么不借鑒這種方式呢。現(xiàn)代的影像,相比以前有著很大的突破。從原來的相紙輸出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比如石材、鋼材、木材、皮革、玻璃、毛發(fā)等等。都可以作為影像的表現(xiàn)介質(zhì)。這樣就極大的拓展了影像的表現(xiàn)方式。
所有這些材質(zhì)里面,我最感興趣的是石材。因為這種材質(zhì)和《當代藝術百家像》系類在引申意義上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說我把這些當代藝術家的影像輸出在石材上,一塊石材對應一個藝術家,然后把五十塊石材拼在一個墻面上,形成一個碩大的石墻。那么這里面就包含了一個很深的寓意,寓意著這些藝術家作為當代藝術的“基石”。隨著時間的流逝,也許有一天這些記錄在石材上的影像,會像巖畫一樣成為特殊的歷史痕跡……
記者鐵漢:那肯定很震撼啊,《當代藝術百家像》完成以后。談談您今后的創(chuàng)作,有何想法?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這個項目最起碼要持續(xù)到今年年底,這一百位拍完以后,我還要拍下一百位,當代藝術也存在著“新陳代謝”。一浪更比一浪高,后面年輕一代的優(yōu)秀藝術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顯現(xiàn)出來,將來就會有第二個一百個,第三個一百個……這樣的一個題材,我不會終止,到那個時候,這將是一幅記錄當代藝術家的歷史長卷。
記者鐵漢:想跟那些被您拍過的藝術家說些什么嗎?
中國攝影家付春來:我只想說一句,感謝那些我拍攝過的藝術家們,謝謝你們的幫助,謝謝你們的教誨。謝謝你們!
推薦閱讀
今日早8點30分左右,北京市和平街地區(qū)和平街中心小學西側一居民樓發(fā)生爆炸并起火,爆炸致該樓3層全部坍塌。至少一人在爆炸中死亡。 北京市東城區(qū)和平街12區(qū)3號樓5單元今晨(11日)發(fā)生的可能是煤氣管道造成的事故,目>>>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4/20110411/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