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四川雅安地震黃金救援時間將過,科技產品的作用力將更加明顯。
上線尋人、地圖、資訊將成為救人的關鍵工具,這與五年前汶川地震救人主要依靠掘土機、鏟子等人工行為完全不同。
科技公司的表現方式不再是冷冰冰產品和華麗的財務報表,“科技就是生命力”正在用鮮活的例子呈現出來。
物盡其用
從地震后百度首頁的“蠟燭”能看出這家公司的態度,除了祈福外,這家現代化科技公司更希望自已的產品像蠟燭一樣,在黑夜給人帶來希望。
大地震發生第一時間,百度開啟了捐款機制,為雅安捐款5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有了汶川地震的經驗,百度公司非常清楚,款項對災后的重建工作更加有用,而災區現在最需要的是救人。
經歷過地震的人都了解,被壓在房屋廢墟下的人最希望與上面的施救人員溝通,而搜救隊員也期望用最快迅速找到被困人員,但因為受災人員傷勢和地理環境等因素,想要順利完成這項工作并不容易。
LBS顯然能“對癥下藥”。事實上,在雅安地震的第一時間,由于通信網絡損毀,而手機通話走電路,獨占信道資源,導致能同時通話的人比較少等原因,很多電話都無法接通。而像百度地圖等LBS產品走的是數據流量通道,占用資源少,可以許多人同時使用。
截至4月20日24時,百度地圖公布了4月20日四川雅安7級強震發生以后,16小時內網友通過百度地圖發起的當日對四川地區整體定位請求及位置信息查詢量。數據顯示,數千萬網民通過百度地圖獲得幫助,而這個數字還在迅速增加。
百度地圖的精細性也在發揮著作用,據了解,百度地圖在第一時間發起災區網友位置信息標注報平安、雅安路況信息查詢、加油站、輸血點標注等服務,百度地圖正在成為此次雅安地震信息疏通的實用信息通道。
災難能讓許多平時聯系緊密的人突然失去聯系,救人之后的頭等大事當然是尋人。事實上,雅安地震之后,各家電視臺、廣播電臺聽到最多的全是尋人消息。
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在這方面顯然不具優勢,播放頻率小、次數少,再加上電視和廣播等硬件設備在大災后并不容易獲取。
互聯網公司的數據資源似乎能有大作為。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發生連環爆炸,谷歌快速做出反應,推出了受害者尋人網站。谷歌下屬的分支機構Google.org,推出了一個名為“Person Finder”(尋人)的網站(實為網頁),可以讓尋找失蹤家屬的美國人輸入信息。
“搜索需要滿足的數據量最大,所以搜索公司的數據庫也最完善。”業內人士分析。
在國內,擁有如同谷歌一樣數據資源的恐怕只有百度了。早在2012年12月,百度正式上線“百度識圖”的圖片搜索引擎,可以幫助用戶在全網搜索具有相似人臉的圖片。與谷歌產品不同的是,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基于圖像的全網人臉搜索。
比如將親人的照片上傳或掃描至網上搜索框進行查尋,搜索出來的結果可以顯示為臉部特寫和完整圖。
除了百度,各大互聯網公司都把自己的強勢產品用在地震現場。
支付寶在地震后第一時間上線了專用互聯網產品“支付寶雅安地震捐贈平臺”。據了解,除了支付寶,捐贈平臺的專題首頁上還有壹基金、芒果V基金、中國扶貧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愛德基金會聯合開辦的捐款通道。
而微信則發揮好友通訊功能,第一時間開通了微信公眾帳號“蘆山地震救助”,迅速獲得12萬關注。
因為商業原因,互聯網企業早已經把精力放在開放“親民”、“實用”的產品上,而這些應用恰恰是人們最需要的。這顯然是一個互相提升的過程,互聯網應用汲取用戶意見,完善自己,而當用戶需要這些產品時“反哺”用戶。
生死時速
20日下午16時,谷歌尋人四川地震版上線。隨后,百度、搜狐、一淘、新浪、騰訊均上線尋人服務,其中新浪、騰訊系基于微博(微信)尋人信息整合,百度則基于貼吧內容,其他幾家均采用了與谷歌尋人類似的XML數據結構。
雅安地震發生后,百度立即上線貼吧尋人,同時為了打通互聯網全部尋人信息,百度隨即啟動全網尋人平臺的開發和相關資源的協調,經過30個小時的努力,“百度全網尋人平臺”正式上線。用戶登陸百度首頁,搜索“雅安尋人”等熱門關鍵詞即可進入尋人平臺。同時百度全網尋人平臺同步對外開放,所有尋人平臺的信息都可接入。借助百度業界領先的搜索技術、龐大的用戶規模、海量的數據優勢,讓信息觸達的幾率迅速提高。
目前,百度全網尋人平臺已經整合了百度貼吧、搜狗、360、一淘、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平臺信息。百度將會對外全面開放百度全網尋人平臺系統,任何網站均可以將尋人信息加入這個模塊,或從該模塊獲取全部數據。
截止4月23日中午12點,僅在百度貼吧尋人平臺中,已有68人成功找到失散親友,總點擊關注超過3251萬人次。
據悉,為了幫助人們有效的尋找到親人的信息,百度的兩個產品被同步推進:一是基于百度貼吧產品的尋人模塊,特點是可以嵌入到百度任何產品的頁面,包括pc和無線端;同時可嵌入到60多萬聯盟伙伴的網站,使尋人信息展現機率更高。其次,對貼吧及其他尋人信息進行人工審核、搬運,確保信息準確無誤,同時實時呈現互動、祝福及關注、尋人的進展等;后續升級將更多體現在信息的結構化提交和自動抓取方面。第二個產品是“全網尋人”,特點是更開放、站位更高。百度利用搜索引擎技術,把互聯網上所有的尋人信息利用公開接口開放出來。這兩個創新都是目前其他尋人平臺不具備的。
業內人士認為,百度這次顯然是徹底的開放了平臺,此次百度的快速行動除了顯示出前沿性互聯網公司的快速基因外,科技產品也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與改進。
視頻顯然是了解災難發生地情況最直觀的工具。在震后9分鐘內,優酷四川拍客即上傳了第一條地震視頻,10分鐘后該視頻即登上優酷首頁。震后8小時,優酷上已經有超過220條地震相關視頻,總播放量超過500萬。
而新聞端的搜狐新聞客戶端,在震災發生的10分鐘內,第一時間發出消息push,15分鐘后開通地震直播間,手機搜狐、新聞客戶端同時展開,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160萬。截止當日19點,留言總數達到123萬,活躍度在各個門戶的移動版中位居第一。
事實上,互聯網公司是這次地震中企業反應迅速最快的群體,除了其機制中永遠存在的隨機應變外,還可以看出,互聯網企業的用戶已經越來越廣泛滲透到每個角落,而其強大的用戶基數能讓這些產品快速傳播,成效率也非常高。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MAC外表潮,可惜內里死板。比如輸入法的皮膚,就不如PC豐富多變。”對MAC輸入法如此吐槽的,并不只網友“北派山貓”。為了提升MAC用戶的輸入體驗,百度MAC輸入法上線新版,與Weico合作,推出全新5款皮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科技產品的“黃金救援”法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30426/26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