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周二發表文章稱,與Android應用相比,谷歌對谷歌眼鏡應用的限制十分嚴格。毫無疑問,這是在效仿蘋果iPhone,希望通過應用來進一步提升谷歌眼鏡的使用價值。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iPhone的魅力不在于金屬拉絲技術,也不在于絢麗的觸摸屏,而在于“萬能”的應用程序,它們可以把iPhone變成其他實用設備,如樂器和手電筒等。如今谷歌也要效仿蘋果,希望通過應用把谷歌眼鏡變成各種設備。
周一晚,針對那些希望為谷歌眼鏡開發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谷歌發布了谷歌眼鏡應用開發指南。從中不難看出,谷歌是在效仿蘋果的做法。與Android等其它產品相比,谷歌對谷歌眼鏡應用的限制明顯更加嚴格。
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是因為谷歌希望循序漸進地面向公眾推出這項技術,旨在解決隱私等相關令人擔憂的問題。
谷歌發言人杰伊·南卡羅(Jay Nancarrow)在一份聲明中稱:“開發人員對谷歌眼鏡的未來至關重要,我將們致力于為他們及谷歌眼鏡用戶打造一個繁榮的軟件生態系統!
限制廣告
根據這份開發指南,開發人員最初不得通過谷歌眼鏡應用銷售廣告,不得為廣告收集用戶數據,不得與廣告公司分享數據,不得通過其他渠道發行應用,不得向用戶收費購買應用,也不得在應用內銷售虛擬商品和服務。
但許多開發人員表示,預計谷歌最終將允許他們銷售應用和廣告。調研公司Forrester分析師薩拉·羅特曼·艾普斯(Sarah Rotman Epps)認為,谷歌最初限制廣告乃明智之舉。
艾普斯說:“我們發現,設備與用戶聯系得越緊密,廣告對用戶的干擾性就越大!钡账雇瑫r指出,許多消費者表示,愿意以特定方式與谷歌眼鏡內的品牌互動。例如,用戶在購物時,銀行可以向他們顯示存款余額。
一些開發人員表示,他們對谷歌做出的嚴格限制感到失望。軟件開發人員弗蘭克·凱里(Frank Carey)稱:“谷歌此舉過多地控制了用戶體驗。我希望谷歌能盡可能地開放,以便讓我們進行最廣泛的測試,從而確定這種設備究竟能用來做些什么!
在谷歌編程馬拉松大賽上,凱里開發了一項拍照應用,可以拍攝參加聚會的人,并添加姓名和細節標簽。當下次再見面時,用戶便可以調出相關信息。
也有開發人員表示,與Android應用相比,谷歌對谷歌眼鏡應用更加謹慎也是理所當然,因為眼鏡始終位于用戶視線之內。
開發人員查德·薩赫夫(Chad Sahlhoff)稱:“人們不會把筆記本帶到洗手間,但卻可以戴著眼鏡去。作為軟件開發人員,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之前沒有遇到過。”
薩赫夫還表示,他計劃為木匠開發一項眼鏡應用,這樣他們無需將視線離開工具就可以查看圖紙。這種應用同樣適用于駕駛員,在查看限速及其它信息時,駕駛員仍然可以關注路況。
正如iPhone引領移動手機技術革命一樣,谷歌眼鏡可能將引領可穿戴計算時代的到來。但問題是:人們是否為迎接可穿戴計算設備做好準備?
艾普斯說:“與iPhone一樣,谷歌眼鏡可能成為下一個偉大的應用開發平臺。但這取決于消費者是否真正需要它,目前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當前,可穿戴計算技術主要被應用在特定行業,如醫療保健、軍事和健身設備等。但調研公司IHS預計,由于蘋果、三星和谷歌等大品牌的涉足,2016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從2011年的1430萬部增至9250萬部。
用戶是上帝
對于那些提供注冊預定谷歌眼鏡的用戶,谷歌已開始向他們供貨。谷歌同時表示,今年年底將面向消費者推出更廉價、更完善的谷歌眼鏡。
通過語音,手指或轉動頭部,谷歌眼鏡用戶可以搜索網頁、拍照和導航等。眼鏡屏幕位于用戶眼睛正前方,但給用戶的感覺是:這是一塊距離8英尺遠的25英寸高清顯示屏。谷歌表示,谷歌眼鏡的電池可續航一整天。
與手機應用安裝在本地不同,谷歌眼鏡應用是類似Web應用的云端應用,開發人選無法對顯示進行更改,也不能訪問設備上的傳感器。
芝加哥IT技術人員杰克·威茲(Jake Weisz)正在開發一款用于快速接收和回復在線更新的應用,他認為在谷歌眼鏡上執行這些任務對用戶注意力的影響不大。他說:“每當手機響起,我會查看信息,然后將它放到一邊。而利用谷歌眼鏡,我只需向上瞥一眼,毫不影響手上的工作!
當前,只有谷歌員工和軟件開發人員使用過谷歌眼鏡,他們對谷歌眼鏡的反饋十分積極。但谷歌同時提醒開發人員,要為主流用戶著想,不要讓應用頻繁發送更新,以避免用戶不希望的事情出現。
谷歌在應用指南中稱:“應用的意圖描述要誠實,能給用戶帶來什么,在做這些之前要得到用戶的明確許可!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4月17日下午消息,美國科技網站TechRadar今天刊文稱,Google I/O大會從不缺少驚喜,谷歌曾在這一大會上發布了谷歌眼鏡這樣的創新產品。今年的Google I/O大會將于5月15日至17日在舊金山Moscone Center舉行,外>>>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30417/26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