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催生了打車App的火熱,未來會如何發展?
王帥,供職于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
出租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由于城市化和行業運營產生的問題,乘客抱怨“打車難”,加上司機的空載率高(北京、紐約出租車空駛率達到40%左右),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催生了打車App的火熱,使之成為司機和乘客的供需對接橋梁。
和團購模式的拿來主義一樣,打車應用在國外Uber 、Hailo、GetTaxi、Zabcab等App的引領下,在國內漸成氣候。不同于Uber在推廣階段提供最高25美元的免費出租車優惠,快的打車贈送積極用戶10塊錢的紅包,在這個領域的初期市場,主動燒錢成為營銷的有力手段,效果會如何呢?
黃色車VS黑色車
根據紐約市出租車和豪華轎車委員會的規定:空載的黃色出租車(有電子計費器)會因為你的招手而停下,不接受提前預定。相反,黑色出租車(一般是私人出租車,價格較高,英文是livery car)只接受提前預定,不會因為你的招手而停下,如果違反法規將面臨350美元的罰款。
打車App的流行,增加了黑色出租車的生意,激發了黃色出粗車司機的不滿。今年2月,紐約市出租車和豪華轎車委員會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它批準了一個長達一年的試點項目,允許參與的司機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獲知乘客需求,乘客可以通過打車App聯系附近的出租車并使用電子方式付款。這樣,一些黃色出租車司機利用打車App招攬乘客,破壞了行業幾十年的規則,黑色出租車司機表示抗議并有上訴行為。
在非交車時間段,等車的你眼睜睜看著一輛空載的出租車飛過,不必跺腳,出租車已被打車App預約。難道真的需要人手一臺智能機,打開網絡、GPS、打車App,預約出租車嗎?
電召VS網召
有別于打車App的后臺進行自動對接,司機主動聯系乘客;電召是通過呼叫中心的GPS系統由客服人員通知出租車,司機再給你打電話。電話召車早已存在,使用過程也較為簡便。為鼓勵電召,上海最大的兩家出租車公司用積分和現金獎勵司機,在香港,長距離電召乘客有15%至20%的票價優惠。那么網召到底有什么優勢?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新,還是某些人的別有用心?
電召適用的范圍更廣。一部普通的電話就可以進行電召,不必是智能機,還可以是座機。某些文化程度低的市民不會用手機上網運行App,電話用起來更容易。
網召將面臨著和電召一樣的發展瓶頸。往往越是交通高峰期,市民越希望通過電召出租車來解決召車難的時候,電召就越不靈。在非交通高峰期,偏遠地區召車需要談價,繁華地區不必電召是因為等一會出租車就來。然而,最突出的問題是爽約。有預約的出租車在路上發現另外的乘客,可能不去接預約的乘客了;或者,有預約的乘客遇見另外的出租車,不再等待預約的出租車。這樣爽約的做法是資源優化配置,有短期的社會經濟效應,但是不利于電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樣爽約的做法一個深層原因是多家出租車公司分別運營電召業務,缺少統一的電召平臺,這需要利用導航系統找到離乘客最近的出租車,和制定相關法規防止爽約。
南昌市出租車968968熱線已比較成熟,調度系統會對所在地點周圍所有空載的士發出邀請,如果得到邀請的司機回復后,系統將自動將最早接受邀請司機的號碼發到市民手機上。如果中途有變,可直接與司機聯系,取消即可。司機有違約,則按拒載處理,扣除相應的積分。這些模式都是打車App可以借鑒的,并已存在了相似的模式應用。
現實VS未來
現在打車App因為資源未共享,基本上是各自為政。一些傳統的出租車公司“觸網”做App打車軟件,最大的問題是由于利益沖突而無法跨公司調度。一些軟件公司開發的打車App,需要花大力氣整合多家出租車公司資源。無論是電召還是網召,都需要和當地交通管理部門合作才能真正實現智慧交通。
現在邊開車邊打電話是違法的,紐約邊開車邊發短信也是違法的。看屏幕、手指操作、打電話等打車App的必選動作,分散了行駛中出租車司機的注意力,在交通法規日益嚴格的情況下,必須保證安全。智慧交通需要將更多的處理在平臺的控制端進行,形成司機乘客小終端,指揮控制大后臺的監控和運營系統。屆時,網召和電召等信息化手段的控制層、數據層將統一,并和公共交通系統一起為市民的出行謀便利。免費的順風車、低價的公交車和付費的出租車協同發展,在城市一張交通控制網的基礎上慢慢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
在建設智慧交通的過程中,作為支撐,還需要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強市場監管。
一些打車App制定了相關規定防止爽約。例如滴滴打車會對第一次爽約賬號停用一周,到第三次,賬號將被永久停用。這個信用機制是建立在手機號的基礎上,換一個手機號即可注冊一個新的賬號。防止爽約的一些做法,和建立誠信社會、實行網絡實名制相輔相成,社會信用體系是商業發展的可靠保障。
現在許多打車App需要乘客事先輸入打車終點,這就涉及到隱私和安全的問題。紐約的試點項目就明文規定打車App司機端不得提前顯示乘客的終點。為解決這些問題,信息化管理部門、交通管理部門必須考慮多方利益統一進行設計、部署和監管。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第一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數量仍保持領先地位,共披露8起案例,投資總額0.27億美元。 近日,ChinaVenture投中集團舉辦“2013 ChinaVenture中國投資年會”,商報記者從會上獲悉,第一季度國內移動互聯網行業V>>>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打車App商業模式:困境與展望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30417/26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