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年多艱苦努力,我國科研人員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數字報刊技術又獲新進展:不僅實現了報紙等傳統媒體在多種手機上的原版閱讀,同時可以方便快捷地互動,進行評論和留言。
手機是繼報紙、廣播、電視、網絡之后出現的第五媒體。手機報紙已在國外成為潮流,主要面向iPhone、iPad等平臺,將報紙版面轉化為圖片,用戶可下載后放大觀看。但這些手機報并非報紙的原版展現,互動手段也有限。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手機媒體新聞傳播專業委員會6日在京舉行“中國第五媒體合作戰略發展峰會”。聯訊時代公司的有關科技人員向與會專家演示了“聯訊讀報”新技術。利用這一技術,用戶不僅可以在iPhone、iPad等平臺上實現原版閱讀,還可以在java、windowsmobile等平臺上實現原版閱讀。據悉,“聯訊讀報”已和上千家媒體進行合作,通過上網可以在手機中實時瀏覽有關報刊、雜志。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在會上說,大力發展手機媒體等新興媒體出版業態是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十二五”時期,數字出版產業將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這就要求一方面要繼續發展報紙、期刊、圖書等紙介質傳統新聞出版產業,積極采用新技術和現代生產方式,改造傳統的創作、生產和傳播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等非紙介質戰略型新興新聞出版產業,積極發展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手機出版等以數字化內容、數字化生產、數字化傳輸為主要特征的新興業態。
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翟惠生在會上表示,傳統媒體要進一步打造有效的傳播手段和渠道,提高傳播能力,就要借助第四和第五媒體的力量,實現和新型媒體的融合。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手機閱讀市場。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手機用戶超過9億戶。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峰會上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推動新媒體技術的自主研發,以在現有基礎上實現手機全媒體移動發布,將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融合為一體,搶占技術制高點。
推薦閱讀
劉紅波等14人將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給他人或相互進行倒賣,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這些人落網后其中兩人的家屬幫他們刪除電腦中相關信息,藏匿電腦硬盤等。兩名家屬的行為構成幫助毀滅證據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閱讀獲新進展 移動互聯網將獲大發展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