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荷蘭皇家電信集團KPN上調了移動互聯網資費,T-Mobile荷蘭公司也宣布,將停止提供不限流量的互聯網資費,新套餐計劃于8月15日生效。同時,沃達豐荷蘭公司也下調了數據業務補貼。一個國家的三大運營商同時宣布提高移動互聯網資費,反映了國外運營商在面對“流量狂漲,而收入不漲”的尷尬時,所做出的反應。數據流量如何經營,已成為全球運營商難以避開的話題。
流量漩渦
全球運營商都正在深陷“增量不增收”的漩渦。如荷蘭皇家電信第二季度的移動業務營收就下降了8.7%。近期,Verizon也因網絡流量的大量消耗而阻止用戶共享Wifi熱點。
國內情況同樣不樂觀,一位中移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移動網絡流量的增速驚人,很多省公司的GPRS流量增速均在70%、80%,個別省甚至200%。然而,對應的收入增加卻很少。浙江移動葛長偉表示,在2G網絡上,1MB數據流量=30分鐘通話,而實際資費水平卻是1MB流量少于1分鐘通話。葛長偉認為,當前對于運營商來說,提高單位流量的價值至關重要。
四種思路
據了解,全球運營商針對這種情況,應對辦法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流量費漲價。這就是荷蘭運營商此次采取的措施。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李耀華表示,漲價目前還不是主流,其他運營商更愿意說“簡化套餐”,“除非過去一些地方采取了流量包月,大流量套餐,現在正在逐漸取消這些套餐。”
第二種,降低流量的成本。這是國內運營商目前主要在做的工作。一方面三大運營商紛紛加大了WiFi熱點的部署以達到網絡分流的目的。如中移動現在提四網融合,意在形成立體化的網絡。將流量引導到相對較空閑的TD網上。
第三種,采取精細化運營方式。這種模式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采取分類服務措施,高價值高速率。這就是智能管道的思路,但大多還停留在概念階段。
第四種,用流量承載運營商自己的業務。這是運營商最希望做的。日前,聯通在“沃派”套餐中使用了定向流量的做法。
改變流量變現方式
目前,運營商雖然很重視流量經營,但更多地是將其作為一個技術命題。資深電信分析師候宏表示,智能管道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并非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需要關注管道雙方的需求和供給如何有利于變現運營商的能力。
北京移動陳志剛表示,對于運營商來說,流量經營的核心在于能夠識別流量的所攜帶的信息的市場價格。這需要改變流量的變現方式。
在商業模式方面,目前運營商主要采取傳統的前向收費方式,但前向收費模式難以實現個性化定價和面臨互聯網免費模式的競爭。Appstore之所以受到追捧在于其延續了前向收費模式,但創新之處在于將定價權轉給了直接對接個性化需求的個性化開發者。而Appstore本身也處于演化中,未來的模式對后向收費的支持必將有利于個性化流量價值的全面釋放。對運營商而言,后向收費模式也是大勢所趨。
侯宏認為,流量屬性的變化要求流量變現的方式發生變化,低價值的流量經營僅僅作為手段,高價值的流量經營是手段與目的的合一,能直接滿足用戶復雜的需求,從而讓運營商重獲用戶界面,并能支持可拓展的盈利模式。
推薦閱讀
鑒于Android取得的巨大成功,我們一直尋求新的方式為Android生態系統提供支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今天宣布已經收購摩托羅拉的原因。 8月15日消息,谷歌公司今日宣布將以每股40美元總額約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摩托羅拉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全球運營商深陷“增量不增收”漩渦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