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近日發生兩件重磅事件,一是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二是惠普宣布放棄webOS手機的所有運營。前者的操作系統正處于巔峰狀態,積極向產業鏈下游擴張,擠壓運營商的生存空間;后者的操作系統雖然好評不少,卻黯然退出競爭舞臺。對此,記者連線賽諾市場研究公司高級分析師孟曉川進行分析解讀。
Android系統成主流,但不成主導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最新統計數據顯示,Android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占比43.4%,排名第二的 Symbian占比22.1%,緊接著的是蘋果iOS,與Symbian相差4個百分點。而在2010年第二季度,Android系統的市場份額還排在第三位,占比17.2%,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當時Symbian系統占比40.9%。
短短一年的時間里,Android系統的市場份額迅速增長,一舉超越Symbian系統,不禁讓市場猜測,Android系統是否會主導智能手機的未來。
對此,孟曉川指出,從操作系統層面上講,Android系統肯定會占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會不會主導未來則有待市場檢驗。相信Android系統有可能成為主流的系統,至于壓倒其他系統尚無可能性。
孟曉川還表示,一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能否成功,主要可以從三個因素來把握。一是操作系統本身的性能,包括技術指標、用戶體驗等方面。二是合適的進入市場的時機。像Web OS的用戶體驗雖然比安卓系統更棒,但是沒有選擇正確的時機。直到現在,惠普已經決定放棄Web OS手機,這無疑會重創Web OS的生存空間。三是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參與度。正因為芯片、軟硬件提供商具備很好的支持力度,安卓和蘋果系統才發展得順風順水,反觀Web OS則沒有用戶基礎。對于Windows Phone 來說,并不一定會重蹈惠普覆轍,因為諾基亞長年經營手機,擁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更深厚的品牌沉淀,與微軟結盟必將攫取一部分市場。預計在未來,高端智能手機方面,蘋果iOS、Android、Windows Phone將三分天下,而Sybian則主攻中低端。
整合硬件廠商有動力,也有實力
谷歌收購摩托羅拉,前者扮演著操作系統的角色,而后者扮演著終端硬件廠商的角色。巧合的是,今年年初,微軟與諾基亞實現聯盟,走得也是這樣一條道路,即操作系統與終端硬件廠商整合發展。
孟曉川表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處于產業鏈的上游地位,朝著下游實現縱向擴張是很自然的事情。為此,孟曉川回顧微軟與諾基亞聯盟一事指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端硬件廠商的品牌價值淪喪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比如,日本的手機制造商基本上沒有品牌價值可言,用戶不是諾基亞的用戶,也不是摩托羅拉的用戶,而是軟銀的用戶、DoCoMo的用戶。諾基亞選擇微軟,是在下一次賭注,意圖借助微軟、諾基亞雙方的品牌去抗擊蘋果和谷歌。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谷歌完全有能力扶植一個超越諾基亞和蘋果的智能手機品牌,把摩托羅拉移動留在手中,讓專利價值得到充分發揮,摩托羅拉升值的空間遠比賣掉更好。而摩托羅拉移動也將會在谷歌的支持中得以復興。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