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山東各高校陸續開學,新學期忙碌的不僅是 2011級新生,還有躍躍欲試的通信運營商們。如同伏季休漁結束新出海的漁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面對一年一度的“漁汛”,紛紛進軍新學期新生市場,爭相打撈第一“網”。
3日是山東大學開學的日子,記者在該校迎新現場看到,包括移動、聯通、電信在內地的三大通信運營商早已擺開了戰線,陣營分明,成三足鼎立之勢,氣氛火爆。一位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校新生市場在整個通信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看到的地盤爭奪戰實際在幾天前已經打響,除了二十多個營銷攤位外,還包括作為廣告扎的數百米的遮陽棚,營銷力度創下了近年之最。
在人流中走一趟,每個人都會收到厚厚一疊宣傳單,但很多同學表示并不會被鋪天蓋地的入網宣傳所蒙蔽。從濰坊來送女兒入學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曾用女兒的手機上打過一個短暫的電話,之后幾十元的話費就只剩3元,懷疑資費存在問題,她認為校園促銷購機入網需謹慎。采訪中,正準備辦卡的小肖同學表示,自己選擇運營商的首要標準是信號質量和資費價格,此外,周圍親友們的使用情況也會影響最終選擇。
針對手機實名制的問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中國電信在現場擺出了復印機,要求所有入網新卡必須實名注冊,并提交用戶身份證復印件。聯通和移動的促銷人員則表示,新入網用戶可選擇實名激活,但未經實名注冊仍可以使用,僅部分套餐業務會受到限制。針對當前錄取通知書中夾寄SIM卡的問題,記者了解到,在今年這一現象在山東各高校依然存在,很多學校新生入學手冊中也附有通信運營商的宣傳頁。現場的一位新生便告訴記者,其通知書中同時夾有移動和聯通兩張移動電話卡,卡內分別存有30和20元話費。
繼去年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制度實施后,工信部曾于今年6月30日下發了《關于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校園電信業務市場經營行為的意見》,從開展文明營銷活動、尊重用戶自主選擇、規范代理營銷行為等方面做出了規定,并明確規定未經用戶同意、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寄移動電話用戶身份識別卡(SIM、UIM卡等)、業務宣傳資料等。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各大通信運營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所縮水。
對此,專家表示,新學期校園新生爭奪戰僅僅是促銷的表面文章,運營商為了促銷而打通信相關政策法規的擦邊球,只會引起競爭的惡化,真正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才是硬道理。
推薦閱讀
企業裁員是向客戶、競爭對手、供應商發出的重整旗鼓的重要信號。其表面是成本縮減,但背后卻是業績文化的強硬邏輯。相較于國外,諾基亞此次在中國的裁員顯得“簡單粗暴”。對于這家亟待創新,作出改變的公司來說,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信運營商激戰校園 營銷力度創歷年之最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