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公布調查結果進入倒計時。國務院調查組曾經承諾,在9月15日前形成書面調查報告,爭取在9月中旬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昨日 (9月13日),記者從調查組內知情人士處獲悉,技術組相關調查已結束,管理組、綜合組以及專家組的相關意見也已上報國務院。該知情人士還證實了“雷擊破壞設備”的說法,并稱“這個設備目前還有50多個車站在用,正在研究設備改良。至于是否會全部撤換,暫時沒有定論”。
設備確實“存在設計缺陷”
據公開報道信息,撞車前約4分鐘,D3115次遇到故障停車,接受的還是正確信息。但隨后,瞬間的雷擊破壞了列控中心產品LKD2-T1的信息采集板,不僅沒有按照故障導向安全原則讓后面的D301次減速或停車,反而向其發送了錯誤的“綠色通行證”,導致兩輛動車追尾相撞。
據悉,上述情況是7月末國務院調查組模擬事故現場,在模擬雷擊狀態下發現的。軟件設備提供商是通號集團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路通號)。
上述調查組內知情人士昨日向記者證實了“雷擊破壞設備”的說法。他表示,據雷擊專家記錄,“7·23”事發當天,在7分鐘內,設備累計遭遇了上百次雷擊,在溫州氣象史上實屬罕見。設備在設計時并沒有料想到這種雷擊情況,故“存在設計缺陷”。
“這個設備目前還有50多個車站在用,正在研究設備改良。至于是否會全部撤換,暫時沒有定論,因為在沒有雷擊的地方,這個設備用得還是挺好。”該知情人士說,設備改良,也需要考慮成本等問題。
根據公開報道信息,有設備故障問題的車站調度集中系統CTC(CentralizedTrafficControl)為通號集團自主研發,有業內人士曾指出,為趕工期,此設備并未經過相應試驗,出廠的前兩批產品都未有“上線證”。對此,通號集團黨委工作部部長楊萬智給予了否定,稱其公司所有產品都通過相關許可認證。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大學的記憶還是很美好的,但是現在的通信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可是越來越激烈了。招攬顧客、預存話費送禮品已經不是什么新鮮招數了。在某些地方的電信運營商為爭奪校園市場甚至還大打出手,更有甚者,用上了砍刀! 據經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相關調查結束 設備存缺陷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