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通信展,從某種意義上講更是一場“物聯網應用博覽會”。運營商、設備商等通信業產業鏈條上的各個企業都如同商量好了似的,各自大規模展示了各類物聯網應用,基本上涵蓋了現有的各個物聯網領域,可以說這是中國物聯網產業的一次“大閱兵”。
從這次“大閱兵”可以看出,運營商并不一定會成為物聯網的核心,設備商在物聯網領域或許有著更精彩的未來;物聯網正在走向理智,但到目前為止,真正推動中國物聯網商用的仍然是各級政府的采購。
百花齊鳴格局形成
未來數年,將沒有誰能夠成為物聯網的核心,百花爭鳴的格局已經形成。
首先,由于物聯網產業的龐大和復雜,2011通信展上,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做到對物聯網進行從后端到前端的全鏈條展示,包括運營商在內。因此,物聯網時代的產業格局,就如同當下的物聯網市場一樣,也將是碎片化的。
其次,雖然運營商一直期待自己成為物聯網時代的產業核心,產業界也呼吁運營商引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但從今年的展示來看,設備商與運營商相同,同樣展示了大量的可面向市場的物聯網應用。
硬幣的另一面是,運營商也與設備商相同,在物聯網領域做的更多的是集成的工作,運營商網絡的特殊性和競爭力在現階段的物聯網看不到了。
因此,運營商完全主導物聯時代的可能性至少在現在來看幾乎沒有了。其實,在物聯網領域,誰更接近用戶,誰就能成為物聯網運營商,區別的不過是用戶將通過不同的管道傳輸數據罷了。
設備商齊發力
本屆通信展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如果不看展臺名稱,只看物聯網業務展示,人們將無法區分運營商展臺還是設備商展臺。
在中國電信以智慧城市之名大量展示物聯網及行業應用的同時,設備商們也作出了類似的展示。例如,華為展示了其將云計算在政務、醫療、物流、教育、媒體等行業的一系列應用,其中智慧醫療令人印象深刻。例如,愛立信展出了其遠程教育業務,這一業務通過可以隨身攜帶的移動終端,可實現隨時隨地的按需學習。
此外,在運營商建立物聯網平臺的同時,設備商也作出了類似的舉措。例如,愛立信展出了可管理物聯網設備的物聯網管理通用平臺,雖然說運營商可以使用這一平臺,但愛立信亦可以通過這一平臺面向垂直行業開拓物聯網業務。“目前,物聯網業務主要是集成,在這個集成時代,運營商也好,設備商也好,將是直接的競爭對手。”大唐電信一位人士對記者說。
政府是主導
欣慰的是,整個通信行業向物聯網挺進保持了理智。展示可分為兩種,一是已經商用的一些產品,如智慧城市的一些分類產品以及智慧農業等,這些應用從目前來看,都有著很好的商用前景和較為清晰的商用路徑。二是正在協調準備上市的一些應用,這些應用還受制于方方面面因素的限制,看得見摸不到,但技術已經不是主要障礙。
前者例如中國移動所展出的精準農業,其農業大棚監控已被北京確認為物聯網示范應用,今年計劃發展2000個,后期計劃向北京28萬大棚推廣。后者例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強力推出的智能家居各類業務,目前有很多在營業廳還無法辦理,且辦理時間并不明確。
事實上,那些成熟的物聯網業務大多由政府采購;而那些無法快熟商用的物聯網業務,或多或少,涉及了多部門和組織的的利益,需要協調。
推薦閱讀
據透露,諾基亞全球性縮減清理計劃一旦執行,除原計劃幾乎完成或者臨近9、10月份的塞班項目的工作會繼續外,塞班的主要流程或者工具開發以及部署類型的項目都不再啟動或者繼續了,長期的塞班軟件開發項目也正式轉入埃>>>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