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剛剛成立的中國移動董事會的5名外部董事都是由國資委選出的,且數量多于中國移動由內部高管產生的董事數量,這是為了讓中國移動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同時也解決企業的決策權與執行權分離。
外部董事數量多于內部董事
據悉,中國移動董事會成立會議是28日下午1點半開始的。該天上午,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還在北京國展的通信展上接待更高層領導,10點多鐘時才離開展會現場趕回參加這個會議。
會議在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總部大樓舉行,國資委副主任邵寧、監事會主席徐良以及國資委、中組部的一些相關人士參加。會議大概持續了一個半小時,所有董事會成員全部亮相。
中國移動集團董事會由九位成員組成,包括董事長王建宙、副董事長兼黨組書記奚國華、董事兼總經理李躍、董事兼紀檢組組長黃文林,以及丁中智、于寧、佟保安、陳耕、鐘瑞明五位外部董事。
從數量比例上來看,外部董事有5名,中國移動高管產生的董事會成員有4名,對于為何外部董事多于高管董事,知情人士透露,這主要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決策權與執行權分離,所有外部董事都是代表國資委來監管管理層的,如果沒有外部董事,董事會成員與經理人員高度重合,或者是外部董事比例過低,即使董事會采取了集體決策的形式,也會影響董事行使表決權的獨立性。
加快企業的決策權與執行權分離
“為何中國移動會成立董事會,是因為中央企業都在加快董事會建設的步伐”,有知情人士如此透露。
據悉,相當一批中央企業是按照1988年的《企業法》設立的,沒有董事會;即使是按《公司法》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其董事會成員與經理人員高度重合,企業的決策權與執行權沒有分開。
2005年10月,寶鋼、神華集團、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中國誠通控股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國旅集團公司、中國鐵通等7戶企業被列為央企董事會第一批試點企業。這些企業大都在2005年開展了董事會試點工作。到2006年底,共有19戶中央企業成為董事會試點企業。外部董事共65 名。19戶試點企業中,有14戶企業的外部董事超過半數。其中,中外運集團還進行了外部董事擔任董事長。
截至去年底,建立董事會的央企僅有32家,僅占全部121家央企的26.4%。因此,國資委主任王勇上任后希望加快央企董事會制度的步伐。
外部董事多名來自退休央企高管
據悉,外部董事除了在董事會上的表決權外,無其他權力,在個人利益和權力上比較超脫。有利于其更好地代表出資人的利益,客觀、妥當地處理出資人、企業、經理層、職工等各方面的利益關系。
而此次中國移動聘任的外部董事也反映了國資委選派央企董事的一貫做法,即外部董事要由懂法律、財務、企業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
例如中國移動外部董事佟保安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高管,具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鐘瑞明是一名老牌央企董事,同時兼任中鋼集團等很多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還曾擔任網通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
另外幾名外部董事中,于寧是著名法律專家,是全國律協會長;陳耕是原中石油總經理、黨組書記;丁中智是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推薦閱讀
工信部日前發布的今年前8月通信業運行狀況顯示,雖然今年已過去2/3,但小靈通退網任務卻只完成了約1/4,要在年底前順利實現小靈通的退網清頻已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據記者了解,希望能夠從退網補償中獲得更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五名中移動外部董事亮相 多數曾任央企高管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