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專案組9月收網,抓獲上百名犯罪人員;團伙作案涉及中國境內24個省和境外多國和地區
今年以來,廣東連續發生一批特大電信詐騙案件,最初是廣州市民林某被騙15萬元,隨后陽江、廣州、中山、東莞等地的群眾分別被騙1106萬元、320萬元、500萬元、450萬元等。這是一起有組織、規模龐大的跨國跨境電信詐騙案,總詐騙金額高達2.7億。
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偵查,廣東警方發現,該團伙以臺灣人元某為首,在大陸和臺灣分設指揮機構,編織網絡,瘋狂實施電信詐騙犯罪,涉及境內24個省份和境外臺灣地區及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等國,僅廣東省涉及的金額就高達1.2億余元。9月,公安部在北京召開會議,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對該案親自作出批示,部署廣東、浙江、廣西、福建同步開展收網行動。
廣東抓獲的犯罪人員有上百名,臺灣警方在臺灣島內抓獲主犯涉案人員24名,創歷年之最。
兩岸及八國警方 同步收網捕疑犯
9月中旬,公安部派出8個工作組,分赴印尼、柬埔寨、菲律賓、越南、泰國、老撾、馬來西亞、新加坡等8個東盟國家開展境外查證抓捕,并專門派出工作組赴臺灣,與臺灣警方就案件偵破工作進行協調。同時,廣東、浙江、福建、廣西、山東、上海、海南、北京、江蘇、云南等地公安機關開展了多警種、跨區域合作。
9月28日,兩岸及8國警方同步收網,一舉成功摧毀了特大跨國跨兩岸電信詐騙集團。抓獲犯罪嫌疑人828名,破獲電信詐騙案件1800余起。
全球七個電話機房實施詐騙
四大組織分工嚴密,總部設在臺灣
“電話機房”是核心中樞
該詐騙團伙總部設在臺灣,兩名主犯均是臺灣人。其租用互聯網網絡傳真平臺和非法電信運營商線路,對大陸和其他地區群眾進行詐騙。整個團伙設四個主要組織,分別是電話機房、開卡團伙、轉賬水房和車手團伙。其中,“電話機房”是其核心和中樞組織,主要用途是撥打或接聽電話,套取個人資料。每個電話機房按照角色分工不同,分為一、二、三線人員。一線人員對用戶進行社會調查采訪,來騙取用戶的基本資料。然后,二、三線人員通過一些基本資料,對用戶進行電話詐騙。為了使電話效果更逼真,犯罪團伙利用“改號軟件”將自己的電話號碼改成看起來是銀行、電信或公檢法等權威部門的電話,成員多為聲音甜美的女士,她們經過特殊培訓,掌握了一套如何提問、應答的流程,甚至還有專門指導如何應答的“文字講稿”。犯罪分子還人為制造所謂的“背景聲音”,有銀行辦公環境和警察報警平臺等,用上各種道具和手段,或者讓對講機在響,或者讓很多人在說話,其目的就是讓對方聽起來更加逼真。在全球范圍內,該團伙共有7個電話機房,分別是印尼機房、泰國機房、越南機房、菲律賓機房、臺灣機房、東莞機房和韶關機房。在警方破獲的一段音頻材料中,犯罪分子的魔爪伸到韓國等其他國家,團伙成員在用標準的韓語對韓國人實施電話詐騙。他們有人專門套取韓國人的個人資料,得手后賣給設置在東莞的電話窩點,再由犯罪分子冒充銀行人員進行詐騙。
開卡→轉賬→提現
第二個主要組織就是“開卡團伙”。該組織相對獨立,可同時為多個詐騙團伙服務,而不僅限于為某個詐騙團伙所用。其任務是將在大陸開辦、收購的銀聯卡寄往臺灣,為下一步工作做鋪墊。警方目前截獲近2000個卡號和1000份原始開卡資料。
第三個主要組織是“轉賬水房”,這是詐騙成功后負責網銀轉賬的窩點,它可為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電話機房”做轉賬服務,之所以稱為“水房”,意思是像水洗衣服那樣洗錢,將詐騙得來的每筆贓款匯集成大數額的錢款,再轉入其他賬號,使其看起來合法化。本案破獲的“轉賬水房”有3個,分布在廣東、福建和臺灣。
最后一個組織是“車手團伙”,它持有多家大陸銀行的大批銀聯卡,負責持銀聯卡提出現金,由于ATM提款每日有金額限制,該團伙常騎著車奔走多個銀行網點,提現匯總后,再以大額現金形式存入上家提供的新賬號。
5種電信詐騙手法
1、“中獎”詐騙
虛設一個公司,以問卷調查的名義向事主索取個人身份資料、手機號碼等。接下來,詐騙分子打電話給事主,告知事主抽獎活動中中獎,可獲得一筆獎金,如果要領取這筆獎金,需要提供保證金才可以轉賬,事主將保證金打入指定賬戶后,馬上被提取現金。
2、傳票詐騙
撥打事主家的固定電話稱事主有一張涉嫌犯罪的法院傳票,具體情況可按“9”與某某公安局聯系。通過互聯網網絡傳真一份所謂的“司法傳票”,如“某人民檢察院強制性資產凍結執行書”,并將事主電話轉至“公證機關某主任”處。“某主任”稱可以不凍結賬戶但必須查清賬戶。通過網上銀行轉走事主的賬號內資金,并層層轉賬后,分成每筆1萬元在境外以銀聯卡提現。
3、短信詐騙
冒充銀行服務中心給事主發短信,內容類似:“尊敬的客戶,我行將在您的賬上支出1200元年服務費,如有疑問請聯系:010-577193××建行服務中心”。警告事主的資料有可能被“盜用”并讓事主到銀行將自己有錢的銀行卡的余額告訴他,然后假裝提醒事主要在銀行的ATM機上設置“監控密碼”。銀行卡上與“監控密碼”等值的資金則被立即轉走。
4、改號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技術手段將真實主叫號碼修改為某公安機關的電話號碼,撥打事主稱事主在某地開辦的銀行卡涉嫌犯罪,要對賬戶進行審查。要求事主將賬戶內的資金轉入指定的“國家安全賬戶”,通過網上銀行轉走事主賬戶內的資金。
5、貸款詐騙
詐騙嫌疑人在報紙上刊登貸款廣告,如有客人需要,他們就會給客人發送網上貸款申請表。事主將填好的貸款登記表傳真給犯罪嫌疑人,之后還需要撥打一個貌似銀行電話的號碼,在這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就能獲取事主的銀行密碼。他們還要求事主打一筆錢作為流水賬,而之后,事主的錢就被轉走了。
專家說案
兩個網絡漏洞 應該及時堵住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蔡立志:此案主要利用了網絡上的兩個漏洞。一個是近年出現的“改號軟件”,對公眾有很大欺騙性,想改成什么號碼都可以,我本人也被詐騙過,身受其害。
另一個問題就是跨境,為什么犯罪分子喜歡跨境,因為跨境的主叫號碼的傳送,各個國家是不同的,雖然境內的管理非常規范,不可以亂傳送號碼,但是國際打來的就不行了,不能因為號碼不規范就攔截,這雖然在技術手段上可以做到,但是難免傷及無辜。犯罪分子主要就是利用這兩個技術上的漏洞。
下一步,電信行業將從網絡和技術上進行研究,在網絡上主動搜索一些異常的話務情況,從技術上堵住這些問題。
推薦閱讀
《紐約時報》9日BU4版刊登了科技記者史蒂夫洛爾(SteveLohr)的文章《喬布斯與冒大風險的能力》。文中采訪了四位與喬布斯親密共事過的同事,通過四件事情闡述了喬布斯的經營理念:1、不惜一切代價取悅客戶;2、好的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驚天電信詐騙跨國跨境騙2.7億 嫌犯被抓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