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 喬布斯逝世,原計劃于11月21日全球發售的官方授權傳記《史蒂夫• 喬布斯傳》提前至10月24日全球發售。以下是第25章內容節選:
喬布斯與喬尼• 伊夫:設計二重唱
1997 年9 月,喬布斯重返蘋果公司出任CEO,他將高管層召集在一起進行動員講話。在聽眾席上有一位細膩又充滿熱情的英國人——喬納森• 伊夫(Jonathan Ive),30 歲,是蘋果公司設計團隊的主管。大家都叫他喬尼。他當時正在計劃辭職。他受夠了公司一心想要把利潤最大化而疏于產品設計的做法,而喬布斯的講話動搖了他辭職的念頭。“我記得非常清楚,史蒂夫宣布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賺錢,而是制造出偉大的產品,”伊夫回憶道,“這一決定背后的思想和之前的蘋果有本質上的區別。”伊夫和喬布斯很快就一拍即合,成為了他們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工業設計搭檔。
伊夫在英國東北部的清福德鎮長大。父親是一名銀匠,在當地的大學教授傳統技藝“他是一名極其出色的工匠,”伊夫回憶道,“他給我的圣誕禮物,就是帶我到學校工作坊里度過一天。圣誕節假期時學校里沒有人,他會幫我做我想要的東西。”但前提是,喬尼必須把想要做的東西親手畫出來。“我一直都很欣賞手工制品的美。我開始意識到對產品付出的心血至關重要。我最無法忍受的就是從產品中感覺出草率的態度。”
伊夫進入了紐卡斯爾理工學院(Newcastle Polytechnic)學習,并利用業余時間和暑假在一家設計顧問公司工作。他曾經設計了一支鋼筆,筆帽上有一個可以撥弄的小球,讓使用者和鋼筆建立有趣的“情感互動”。他的畢業設計是一套麥克風和聽筒,由單一的白色塑料制成,用于和有聽力缺陷的兒童交流。伊夫的公寓里擺滿了發泡材料模型,這些都是他一次次在設計上精益求精的結果。此外,他還設計過一臺自動取款機和一款流線型手機,這兩個作品都曾獲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獎。和其他設計師不同,他不僅能勾畫出精美的草圖,還關注工程學以及內部元件的工作原理。大學時期,喬尼在使用蘋果機(Macintosh)作設計時突然開竅了:“我開始了解蘋果機,并且覺得我和制造這個產品的那群人們在冥冥之中有種聯系,”他回憶道,“我突然理解了公司是什么,或者說,‘應該是什么’。”
畢業之后,伊夫和人合伙在倫敦成立了一家名為蜜桔(Tangerine)的設計公司,并和蘋果公司簽訂了咨詢合同。1992 年,喬尼移居到加州的庫比蒂諾,開始在蘋果公司的設計部門工作。1996年,這一年恰好是喬布斯回歸前夕,喬尼成為設計部門的主管,卻很不開心。阿梅里奧并不看重設計。“沒有那種為產品付出心血的感覺,因為我們都在努力擴大利潤,”伊夫說,“這些高管只要求我們這些設計師設計一些徒有其表的東西,然后工程師再把成本壓到最低。我真想辭職了。”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52歲男死者林福林與38歲女死者胡錦璇各自已離婚,其后于西貢茅莆村26號一幢村屋同住,平日以“老公、老婆”相稱,未知有否正式注冊結婚。據悉林因炒期指輸掉身家而在家燒炭身亡,胡婦揭發后駕車到汀九橋跳下。 據香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史蒂夫·喬布斯傳》摘要首發:設計二重唱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