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對我的影響有好幾個層面:首先,我們都是創業者,我也經歷過大起大落。我從他那里獲得很多精神力量。能東山再起的人都不簡單。第二,是他的“顛覆式創新”,中國很多公司都是人云亦云,看到什么賺錢就做什么,而蘋果就是藐視一切成就,不斷創新,沒有讀過奧威爾的《1984》的人,不會明白,蘋果當時要抗衡的是IBM——抗衡那個Big Brother,打破壟斷,挑戰、顛覆。
中國人企業家很喜歡把自己打扮成神人、圣人,喬布斯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就更加真實:一個吹毛求疵的人才能做到產品的完美,一個口無遮攔的人才能保持赤子之心。中國普遍的文化心理是從眾,中國文化對失敗是很難容忍的。如果不取得世俗的成功,喬布斯在中國就可能不會有人去追隨他。
陳昊芝:互聯網創業者,國內最大蘋果相關產品中文開發社區Cocaochina投資人董事
2000年之前,我心中的喬布斯是一個混蛋:他怎么對待私生女,怎么對待合伙人,所有細節都表現出他是叛逆的人,對外界完全不關注。在創業中,我甚至把喬布斯當反面教材。
現在我推崇喬布斯,并不是因為他變了,而是因為我推崇的是他的理念:喬布斯搭建了iOS開發的生態環境:公平,開發者拿大頭,良好的開發者支持。這個規則已經傳導到所有的移動互聯網平臺,只要你想生存,你就必須遵循游戲規則。這是喬布斯最大的遺產。
喬布斯雖然離開,但我們會繼續遵循他的理念,這個理念是一個宗教,它不以是否有一個教堂或者耶穌在不在為存在的依據。我們相信,在10年、20年以后的中國社會里,只有遵循這種理念的人才會走得最遠。
葉博:Cocoachina程序開發員
2010年年底,我第一次在網上看到喬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講視頻,那時候我一下子感覺到,這是一個深得我心的人。他經歷的事情,就是我過去經歷過的;他一直在做的,就是我想做的。過去的我,一直不敢相信自己做的是對的,而他讓我相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做到極致,這就是你應該堅持的。而喬布斯比我幸運的是,他生在一個鼓勵特立獨行的環境中,而中國不一樣。
呂樂毅:Cocoachina論壇版主和程序開發員,曾在論壇發帖表示:中國的“蘋果粉”還不夠格
10月6日早上,我睡眼朦朧中打開蘋果官網,確認喬布斯死了,一下子完全清醒,眼淚嘩嘩嘩流下來,無法控制。我把自己蒙在被子里,直到晚上才想起來該去一趟三里屯,蘋果旗艦店門口站了好久,還不想走,出去逛一圈再回來看一次,這樣來回三次,才終于接受了這個事實。
1997年鄧小平去世,我爸爸聽到這個消息,哇哇大哭,我當時怎么也不能理解這種感情,這么遙遠的一個人,和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有什么好難過的呢?但是喬布斯去世這次我哭得稀里嘩啦,一下子就理解了父親當時的感情。對我來說,喬布斯就是精神領袖那樣的人。
張亮:創新工場投資經理,發起了以系統研究喬布斯和傳播蘋果文化為目標的Apple4us
聽說喬布斯的死訊,我眼前浮現出很多他年輕時候的樣子:他是一個像小孩的人,喜怒無常,永遠有新的想法,永遠都在開創一些新的東西。雖然我們這些年看到的都是他中年以后的樣子:得病之后,頭發愈來愈短,越來越瘦,到最后形容枯槁,但我總覺得他在我心中是一個年輕人,好像我身邊的創業者一樣——一個特別牛的創業者。
生活中,你會慢慢被一些人吸引,大多數人到一定時間你就會覺得無聊了,而喬布斯永遠精彩紛呈。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甘地,也沒有約翰·列儂。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庸俗的一個時代,所有的明星都是商人。我見過無數創業者、企業家,絕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凡夫俗子,但是喬布斯每一次演講,你會覺得他又把這個世界推進了一點點。
中國大多數人其實不了解喬布斯,但不管怎么樣,喬布斯這么一個牛的人存在,就是讓更多人意識到:你應該稍微不一樣一點,要敢于叛逆,敢于創造。在中國這樣的一個環境,喬布斯一根針扎在這里,會產生比在美國更加深遠的影響。
周源:社會化問答網站“知乎”創始人
喬布斯給我最大的啟示是:做自己。一個人能不能夠發現你自己,成長、擴大到極致?有喬布斯在,就有這種期待,當他已經把一樣東西做到極致之后,又可以追求另一個極致。他就好像一個跑得很快的朋友——你每年見到他一兩次,看到他又前進了很多很多,而你一直在追隨他。這種周期性的期待已經走進了你的生活,而這種速度和節奏也成為你潛意識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
按照現有流量資費標準計算,一條信息溝通產生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傳統通信領域,傳統1毛/條的資費標準已經多年未變。而在國內市場,早有米聊、微信等類似應用攻城拔寨。近十年來,人們依靠短信、電話的溝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自述:喬布斯對我創業歷程的影響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