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yè)新聞網訊】(記者 柴崎)前不久,英特爾宣布將放棄將其處理器芯片應用于電視機的努力。該公司發(fā)言人克勞丁•曼加諾對此解釋道,這是“業(yè)務決策”。她說,英特爾決定,將把重點更多地放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新一類筆記本電腦方面。
在移動終端領域,英特爾是“遲到者”。其主要競爭對手,英國的ARM公司憑借其獨特的“ARM生態(tài)系統”,已占有全球移動芯片市場約90%的市場份額。另外一個對手蘋果自從推出iPhone及iPad后,其開創(chuàng)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移動互聯時代,只用了幾年時間,這家公司的市值居然已經超過了微軟和英特爾的總和——也就是說,蘋果公司已相當于全球第30大經濟體。此種境況,英特爾又豈能坐以待斃?于是,英特爾“出牌”了。
上月中旬,記者獲悉,英特爾與谷歌宣布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按照英特爾高管的說法,首款采用英特爾芯片的Android手機將于明年問世。
英特爾谷歌組建聯盟 表面光鮮背后存隱痛
此消息一出,換來了一片叫好聲。有媒體發(fā)表評論稱,對英特爾來說,其與谷歌合作換來的最大利益是,可以讓x86架構無孔不入。其不僅可以從硬件層面上在保持x86架構優(yōu)勢的前提下更好地優(yōu)化自己的芯片,在軟件層面上,谷歌也可以針對凌動芯片做更好的省電管理和性能控制。兩層面經過優(yōu)化后,x86在移動端挑戰(zhàn)ARM并非不可能。英特爾中國區(qū)公關總監(jiān)孟軼嘉也曾對IT商業(yè)新聞網表示,英特爾獲得Android系統支持后,在硬件層面具有優(yōu)勢的前提下,可更好地優(yōu)化x86架構的芯片。需要注意的是,英特爾CEO歐德寧同時是谷歌董事會成員。
“我感覺英特爾會學習MTK(聯發(fā)科)的turnkey模式,而不是只推硬件,因為他們曾試圖做Meego,也在做軟件的積累。所以與谷歌合作,肯定會推成套方案”。獨立IT評論人王斌對IT商業(yè)新聞網記者表示。
“谷歌和英特爾合作,其目的是為其合作的智能手機生產商有更多的芯片選擇,這可以讓Android手機更好的滿足各種人群的需求,特別是諸多對英特爾芯片有強烈品牌依賴感的用戶群體”。IT時評人張書樂對記者表示。
擺在英特爾眼前的路逐漸清晰起來:超越PC領域,讓英特爾在各種移動終端領域也能獲得成功。屆時,英特爾也將從一家PC公司轉型為計算公司。但這是那么容易實現的嗎?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根據中國聯通公布的數據,中國聯通在8月新增3G用戶首次突破200萬,達到204.9萬戶。9月份的新增用戶為236.2萬,再次創(chuàng)下新增用戶的新高。據測算,中國聯通完成今年完成凈增2500萬用戶的目標并非易事。此前,在中國聯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谷歌組建聯盟 表面光鮮背后存隱痛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