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文章概要:
蘋果Siri應用上周遭遇了形象挑戰。就像所有經過大肆宣傳的技術一樣,Siri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專業人士的責問,這也使得Siri獲得的評論開始轉向負面。對于新應用而言,負面的評論總是存在,而且會引發大量的關注。但我們還應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在Siri應用故障問題上大做文章,這完全是一種分散人們注意力的作法。蘋果基本上很少將應用稱為beta版,只有當該公司認為應用在所有時間的表現不夠完美時,該應用才會是這種測試版應用。因此,外界要求蘋果就Siri故障問題做出解釋,這一點有些可笑。Siri的性能表現完全符合蘋果此前的預期,即將會存在一些問題。此外,蘋果大力度宣傳這種應用的特性,該作法也許目前有些不合時宜。
更有趣的指責角度則是Siri能夠提供和不能提供的功能。數天前媒體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題為《Siri,你為什么如此平庸》,作者在文章中列出了一些Siri令許多人疑惑的因素。文章一些大的觀點包括Siri不能完全替代人類助手的角色,無法保證持續不斷的性能等等,這些觀點顯得有些無聊。但另一些觀點相當正確,那就是Siri不能添加聯系人,不支持開放應用,不能播放電視節目等等。但作者忽略了這只是個測試版應用,我相信所有這些功能都將在后續版本中推出。
該文章表示,用戶打字的速度似乎比Siri思考的速度快。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我們需要將眼光放得更開闊一點。當初人們一度表示手機是需要按鍵的,于是最終在iPhone手機上加上鍵盤。但現在似乎所有人都習慣了使用沒有鍵盤的iPhone或Android手機。
Siri代表的是一種計算的延伸,利用了人類自然帶有的功能,那就是聲音。這就正如同iPhone 和iPad的觸摸屏一樣,它也利用了人類的自然構造,那就是手指。過去的產品應用需要附帶外設產品,但現在科技的發展已經不再需要這些外設。忘記鼠標和鍵盤吧,現在是觸摸和語音的天下了。
當看到小孩用聲音自然地跟iPad進行交互時,人們都感到驚訝不已。如果當有一天他們看到小孩跟一本雜志進行語音互動時,他們也許會更加驚訝。Siri(或其他語音兼容技術)終有一天會將這變為現實。教孩子鍵盤打字或是讓他們與電腦通話,到底哪種方式更容易呢?為什么上個世紀幾乎每位科幻作者都描繪了與電腦對話的未來情形?為什么過去數十年來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努力研發語音技術?因為這是自然的演進過程,最終將成為電腦領域一種慣例應用,就如同現在的觸摸屏一樣。
但我們還沒實現這一目標,這也是為什么一些產品和應用存在問題的原因。Siri當然并不完美,可能只實現了未來1%的常規語音功能。但人們似乎完全忽視了一點,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將會變得更好。
但人們的批評也不足為奇,就正如一些人希望iPhone帶有按鍵一樣。這些人希望獲得已知的東西,不愿意快速接納新生應用,不希望將語音作為主要的計算模式,認為這是一種完全陌生和糟糕的應用。但這種情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不過,這會意味著語音將完全取代文本嗎?當然不是,有時候打字比語音交流更好。例如,當你身處充滿噪音的房間,或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或希望進行私密交流的時候。因此,建議你對Siri應用遭受的批評持保留態度,這種類似的批評以前出現過,以后還會出現。每種新生的事物在普及應用前都會被認為是“愚蠢”和“無用”的。
推薦閱讀
Google報告顯示,智能手機近年來在中國城市普及迅速。中國城市已成為全球五大智能手機普及率(35%)最高的地區,與香港并列,這一數據甚至已超過美國(31%)。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擁有兩部或兩部以上手機,這個比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TechCrunch為Siri辯護:Siri是應用的一大進步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