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云計算跟戰爭關系之前我們還是就云計算的一些概念進行一些解釋,畢竟云計算按照目前的這個狀態來講已經成為IT界的寵。“云”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一旦同“計算”聯系起來,它的意義就擴展了,而且開始變得模糊起來。有些分析師和公司把云計算僅僅定義為計算的升級版——基本上就是互聯網上提供的眾多虛擬服務器。另外一些人把云計算定義的更加寬泛,他們認為用戶在防火墻保護之外消費的任何事物都處于“云”之中。
Gartner高級分析師BenPring評價道:“它正在成為一個大眾化的詞語。”這個大眾化的詞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業內很多看法,比較的能夠讓人接受的是云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這可是一種革命性的舉措,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臺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盡管說是想用水用電,但是之間還是有一些差別,這里就不在過多闡述。下面我們就看看現在戰爭的一些特點,尋找一些切合點,證明云計算跟未來戰爭還是有一些關系的。
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部落)之間、國家(聯盟)之間的矛盾最高的斗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決辦法。也可以解釋為使用暴力手段對秩序的破壞與維護、崩潰與重建。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花了1863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花了40000億美元,朝鮮戰爭3400億美元,越南戰爭7200億美元,波斯灣戰爭1020億美元,第四次阿以戰爭210億美元,阿富汗戰爭1160億美元,兩伊戰爭1500億美元,美國對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襲費用是250億美元。二戰日軍占領區第一次世界大戰: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15億人口卷入戰亂,戰場上雙方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被卷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1億人,大約9000萬士兵和平民傷亡,3000多萬人流離失所。說到這我想,以后因為云計算,戰爭一旦發生,后果會更嚴重,還是人員傷亡可以減少一點,其實這不是我們最為關心的,我們還是希望戰爭不要發生的好。
云計算對于仿真模擬訓練也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當今世界,除了美國外,沒有一個國家會不斷地通過真實的戰爭來鍛煉部隊,其他國家提高軍隊作戰能力的主要手段就是訓練。但訓練與實戰之間必定還是有相當的差距的。目前,如何在訓練中讓軍人體驗真實戰場的氣氛仍舊是困擾各國軍方的一個大問題,但云計算的出現,將使各種深度仿真訓練成為可能。只要連上網絡,就可以使士兵在高度仿真的環境中訓練。這將使軍事訓練的實戰氣氛更濃,大大縮小訓練與實戰的距離。訓練走向實戰化,軍隊的戰斗力必將大幅提升。
這樣看來目前的云計算在軍事戰爭中的應用還是更多的用于訓練軍隊,提高軍隊的戰斗能力。這樣看來對于一個國家的國防水平提升有更大的幫助,因此云計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維護了世界和平。無論云計算怎么樣發展,朝向什么樣的方向發展,和平有效的應用應用云計算應該是行業內的一致看法。
云時代的來臨給很多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但是更多的是改變原有的一些過時的舊的技術,在整合資源減少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優勢還是明顯的,云計算跟戰爭的關系,其實說白了就是云計算應用于軍事行業,提高軍事行業科學性的一種表現,因此也不是很可怕的。
推薦閱讀
自從聯通電信遭反壟斷調查之后,引起各方面的強烈反應,但是,輿論的聲音似乎摻雜了太多對社會現象的不滿情緒,并不能稱之為公正客觀。在各種評論中過多寄托了降低上網資費的要求,夾雜了太多的情緒化。 【IT商業新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云計算的未來有點可怕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