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調查與普通網民無關,只針對兩公司是否在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利用自身支配地位阻礙其他經營者進入等行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反壟斷調查案被不少媒體指稱為其競爭對手廣電系統發起的“神仙架”。
《人民日報》今天刊登來論稱,反壟斷調查與消費者利益相關,絕非“神仙打架”。調查公開化給有關方面造成不小壓力,但也是契機和動力,呼吁消費者加以關注和督促。
《人民郵電》反駁壟斷說
央視《新聞30分》日前報道, 國家發改委正在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報道稱,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在一起占有2/3以上的市場份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利用支配地位對競爭對手開出高價,而對于沒有競爭關系的企業則給出相對優惠的價格,涉嫌價格歧視。
由于本次反壟斷調查并未牽涉網民關心的網速、資費等問題,只限于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而且發起報道的央視具有廣電系統背景。因此不少媒體猜測,這是三網融合背景下,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競爭對手廣電系統的一次發難。目前廣電和電信兩大系統競爭日趨激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手握網絡資源,用高價牽制向自己購買寬帶接入的廣電系統。廣電則組建國家級廣播電視網絡公司,日漸滲透寬帶接入市場。
而郵電通信產業行業報刊《人民郵電》日前發表的辯解文章更印證了這一猜測。在這篇名為《混淆視聽 誤導公眾——駁央視對電信、聯通涉嫌價格壟斷的報道》的文章稱,通信行業在國企里是體制改革最徹底的。十幾年來,通信行業按照國家要求進行了多輪體制改革,形成了目前三家擁有全國性網絡資源、實力與規模相對接近的市場競爭主體,三家公司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文章還指責央視犯了混淆視聽、未查明事實、不了解國情、缺乏新聞素養等一系列錯誤,傷害了廣大電信、聯通員工的感情。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央視對寬帶反壟斷調查的報道遭到了業內主流媒體的質疑,輿論戰的背后是否另有爭斗?反壟斷的呼聲是否會對寬帶市場格局造成影響?反壟斷的舉動能否為消費者帶來實質利好?電信專家馬繼華表示,反壟斷調查調查的是運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壟斷案非神仙打架 感情論”引爭議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