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上海地鐵10號線追尾事故與溫州動車事故有一個驚人的相同之處,那就是信號調度系統的供應商,均出自同一家企業——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很難想象一家公共事業的設備提供商公司,在面臨重大惡性事件的時候可以無動于衷。但卡斯柯就是這么做的。卡斯柯成立于1986年,是鐵路系統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其由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與阿爾斯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前者為行業內央企,7年前,其脫離鐵道部,納入國資委管轄序列,但與鐵道部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2011年年底,IT商業新聞網盤點了相較于往年業績滑坡的企業,以期與企業和讀者共勉。
下滑背景:
9月27日發生的上海地鐵10號線追尾事故,讓該線路的信號系統供應商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再次進入了公眾視野。盡管申通地鐵(600834)聲稱并未參與運營10號線,但公司董秘孫安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承認,公司負責運營的上海地鐵1號線部分線路,目前使用的信號系統也是由卡斯柯提供的。
實際上,這已不是卡斯柯第一次“惹人關注”了。據有關媒體報道,2009年12月22日,申通地鐵負責運營的上海地鐵1號線發生列車側面沖撞事故。事后調查結果顯示,在2001年1號線上海火車站改造項目的配線圖修改時,因設計技術人員個人工作疏漏,N11-1438軌道區段編碼電路配線出錯。
2009年12月22日,在運營部門因供電系統故障、采用臨時非正常交路折返的情況下,信號系統在該軌道區段應該向150號車發出20公里時速的信號,錯發成65公里,造成制動距離不足,致使150號車與正在折返的117號空車發生側面沖撞事故。此次事故的最后處理意見是,事故責任單位卡斯柯信號公司對該次事故造成的車輛設施、設備等直接損失承擔責任。
同樣,在今年7月28日晚高峰時期,一列本應開往航中路方向的上海地鐵10號線列車,卻反常地朝虹橋火車站方向開出。上海地鐵公司公布的事件原因是,該線路在實施CBTC(基于無線通訊的信號控制系統)信號升級調試時,發生信息阻塞故障所致。據悉,這種CBTC系統正是卡斯柯從法國母公司阿爾斯通引進的Urbalis888,此次信號的升級工程的承建方也是卡斯柯。
而在發生“7·23甬溫線特大動車事故”的甬臺溫鐵路上,卡斯柯為13個車站建設了調度集中系統、1個調度集中調度臺。有媒體認為,調度或是“7·23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卡斯柯提供的信號系統問題頻發,而申通地鐵負責運營的上海地鐵1號線部分線路亦采用卡斯柯的信號系統,這不得不讓人懷疑,申通地鐵運營線路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加之地鐵追尾事件或將影響上海市民乘坐地鐵意愿,且隨著上海地鐵諸多新線開通導致1號線客流日益衰減,申通地鐵未來增長值得憂慮。公司201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際票務收入為3.6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780萬元,其中因客流量下降而減少票務收入1869萬元。(證券時報)
編輯點評:
盡管國家對地鐵設備國產化率有明確的要求;盡管卡斯柯公司所編寫的《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ATS技術規范》,已被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軌交通委員會發布為行業推薦規范;盡管卡斯柯擁有上述《技術規范》中所要求的、達到SIL2等級的列車監督控制系統,但仔細梳理國內各城市的地鐵信號系統,我們會發現,全盤采用國產自主開發產品的地鐵線路所占比例依然寥寥無幾。據統計,卡斯柯承攬或參與的已建在建地鐵信號項目多達28項,其中僅京滬兩地就占20項。這家胎生于鐵路系統內部的國內地鐵信號系統巨頭,其提供的信號設備還要失靈多少次?
相關鏈接: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組成員:多方面需重大改革
溫州動車事故無真相:信號故障只是誘因
溫州動車事故背后龐大利益版圖 5集團瓜分
上海地鐵追尾最終調查未出爐 卡斯柯狡辯
曾堅稱上海地鐵不會追尾 卡斯柯閉門斷網拒采訪
推薦閱讀
一對普通的打工仔,手里掌握著超過100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并以此坐地生財。在搜索引擎中,只要輸入特定的關鍵字,例如白領、VIP、學生家長……就可發現赤裸裸的個人信息交易已經出現更加專業化的“市場細分”。在痛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1年度業績下滑公司盤點:卡斯柯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21229/10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