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市場所處階段
1、2007年以來市場走勢回顧
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整整一年的單邊下跌,是對2005年以來牛市的總調整,也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影響。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到達頂點,1664點也已經可以確認是大熊市的終點。
從1664點上升到3476點,反映了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和投資者對預期,也是全球經濟刺激政策的結果。
從3476點到2319點,是對全球過度寬松流動性的消化,特別是國內天量信貸帶來的通脹壓力,令投資者對未來調控的擔憂加劇。
技術上看,是對1664點到3476點上升階段的合理調整,我們認為是牛市初期的震蕩,而不是上一輪大熊市的延續。
2319點后,中小板指數不斷創出新高,表明牛市正在延續。
2、上證指數走弱源于擴容和通脹壓力
包含眾多大盤藍籌股的上證指數走勢較為疲軟。主要原因:
股市擴容壓力巨大,特別是大盤股解禁規模不容忽視。
09年8月以來,指數下跌的同時,流通市值卻在不斷提高,從11.48萬億增加到2010年末的19.11萬億,增長7.63萬億。
前一輪擴張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果還未消化完,主要是通脹預期較為強烈。
3、全流通的沖擊集中釋放
限售股解禁的高峰出現在2010年10月到12月,累計有約2.8萬億的市值解禁,相當于當時流通市值的20%。本輪一次性沖擊過后,2011年開始進入正常的全流通時代,為未來的牛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4、通脹壓力預計在2011年下半年消除
歷史上看,CPI波動較M2往往有一年的時滯,2009年11月M2達到29.74的階段高點后逐步回落。最新公布的CPI數據4.9,低于市場預期,預計隨著M2回落效應顯現,在年內CPI還將逐步走低,年末將保持在3以下,通脹壓力漸漸消除,政策緊縮風險逐步轉弱
5、目前的整體估值水平漸具吸引力
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僅有14倍,從歷史上看也不高。相對高一點的創業板目前39倍,中小板則為29倍。
小盤股的系統性機會逐步出現。我們預計中小板創業板公司2011年實現30%以上的業績增長,即便估值水平不變,到年底因為業績增長也能推動股價上漲。
大盤藍籌股的估值依舊處于歷史地位,未來隨著宏觀調控放松,估值有望向均值回歸。
6、2011年將是震蕩盤升的格局
2011年上半年通脹壓力較大,貨幣緊縮力度也很強,市場整體看沒有大行情,我們更關注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業績提升行情
但本輪通脹不是經濟過熱引起,而是來源于為應對金融危機而采取的擴張政策。經濟周期仍處于復蘇階段,企業盈利也在上升。因此我們判斷牛市還將持續,目前還處于牛市上半場,與05、06年較為類似。主升浪需要等通脹下來,經濟進入繁榮階段才會出現,最快也要到下半年。
二、主要的投資機會
1、期待新興主導產業的出現
這一輪經濟周期有一個重要的經濟特征要關注:本輪經濟周期缺乏一個主導產業,除非有一個新興主導產業迅速形成,否則這一段復蘇將是弱勢的復蘇,強度和力度不能跟2002-2007年相比。
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中國的比較優勢正在改變。低端勞動力價格的快速上升,將使自動化程度高、高端勞動力密集的現代化創新型企業競爭優勢凸顯
2、重點關注政策扶持的產業與大消費
戰略性新興行業: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空間海洋開發 、生物育種和地質勘探;
新的商業模式:網絡商務、手機支付、物聯網、生產性服務業等;
替代勞動力: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等;
大眾消費:農產品、食品飲料、消費電子、商業零售、品牌復轉、教育、傳媒等;
保障消費:生物制藥、醫療保健、保險、社會公共服務業等;
新消費:網絡購物、手機支付、消費性服務業等
三、我們的策略
繼續采取成長投資策略,上半年主抓中小板和創業板業績提升的機會,選擇低估的成長股長期持有,適當進行波段操作。
創業板、中小板與主板均已迎來解禁高峰,拋售的壓力將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定價標準不同,肯定會賣出,并帶來股價的下降,這對金融資本來說是一個吸納的機會。我們將精挑細選部分值得長期持有的公司,等到合理的價格就大膽買入。
隨著通脹下降,宏觀調控的結束,外圍經濟的復蘇,流動性的改善,以周期性股票為代表的大盤藍籌會有系統性的機會。
我們會注意存在的風險。如果市場的變化超出我們的預期,將會及時修正。
作者:鄧良毅
推薦閱讀
ck100速潔個人衛生濕巾,誕生于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其的營銷已經頗有自身特有的網絡特色,憑借去網絡營銷的支撐,已經獲得了一頓令競爭對手艷羨的銷售大餐。 在過去的十幾年,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對購買者和為其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鄧良毅:尋找新主導產業成長股的投資機會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10318/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