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盒內部分兩層,上邊是手機本身,下邊是數據線、耳機、充電頭、Type-C轉接頭,大大的良心。
不少人第一眼看到Z11就被驚艷到了,不僅僅是熄屏狀態,點亮后也讓人直呼邊框哪兒去了,而這里左右兩側看到的兩個白線條,其實主要是弧形凸起的金屬中框,邊框幾乎徹底“消失”了。
從這兩個角度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2.5D玻璃的弧度,而無邊框的秘密就隱藏在這個弧度里邊。
Z11集成了Z9的衣缽并發揚光大,采用了新一代aRC 2.0技術,全稱為“arc Refractive Conduction”,也就是“弧面反射傳導”的意思。
aRC 2.0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光學折射的原理,讓邊框“看起來沒有”。
nubia對此也從不諱言,甚至在官網上給出了一個示意草圖來解釋這一技術原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屏幕背光經過偏光鏡、TFT玻璃、CF玻璃、觸摸屏、表層玻璃之后,在最外層的2.5D弧面玻璃處發生了明顯的折射,從而讓屏幕邊框在視覺上幾乎不可見,只留下一條非常細微的黑邊。
不過因為光線折射的緣故,左右弧面處細看仍然會出現明顯的彩虹紋現象,而且越靠近側面角度,弧面處就會越發變得灰黑,這也是無法避免的。
另外在較為明亮的光線環境中,屏幕頂部邊緣內側也同樣會因為光線折射的緣故,出現一條亮邊。
這塊5.5寸Pixel Eyes顯示屏的效果也很驚艷,負性液晶光配向技術,色彩飽和度達96%,最高亮度500nit,室外強光下也能看得較為清楚,而且觸摸操作手感也很靈敏。
另外得益于“無邊框”,整機寬度控制在了72.3毫米,在5.5寸機型中相當窄了,上代5.2寸的Z9寬度都還有68.3毫米。nubia聲稱Z11 5.5寸可以帶來5寸的手感,雖然有些夸張,但完全不必擔心單手握持問題。
無邊框設計也不是Z11正面唯一的亮點。康寧大猩猩3代的保護性非常好,不會像Z9那樣容易出現細微的劃痕。玻璃面板與金屬邊框之間放棄了點膠工藝,直接鑲嵌一道極窄的塑料邊框,穩定性更好,也更加美觀。
“小紅圈”可以說是nubia的標志之一,非常有個性,也曾被別家廠商“借鑒”甚至要鬧上法庭。也正是為了保留這個經典設計,nubia沒有引入實體Home鍵來支持指紋識別。
任務鍵和返回鍵繼續分列左右,依然都是隱藏式設計。
機身頂部沒啥好說的,前置攝像頭、聽筒、距離傳感器依次排列,但沒有故意做成十分對稱的大白式。
另外由于左右“無邊框”,額頭和下巴部分就顯得稍微有些大了,但只是視覺效果,屏占比依然是相當高的。
相比于驚艷的正面設計,背面就乏善可陳了,除了攝像頭周圍的經典紅圈之外,三段式加天線條、圓形指紋識別可以在很多手機上找到,只是細節做工有所不同罷了。
當然相比于Z9,背面的變化還是很大的,首先就是用上了現在最流行的金屬機身,不過上下兩端還是塑料材質,只是在工藝上模仿金屬的質感。三段區域之間用高亮的凹槽設計作為過渡,質感和視覺上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另外,四周靠近邊框的位置也采用了2.5D弧度設計,相比于Z9的硬朗多了一些圓潤。
攝像頭、閃光燈布局延續了以往的風格,而且攝像頭仍然完全沒有任何凸起,嚴格與機身持平,令人感動。圓形的指紋識別模塊就沒啥可說的了。
機身右側是音量鍵和電源鍵,鍵程短了一些,按的時候需要稍微用些力,但好處是大大減輕了松動感,尤其是長時間使用之后。
6系航空鋁合金打造的整個金屬中框采用了弧形設計,弧度很明顯,拿在手里更加舒服,尤其是四個角的處理十分到位。
另外中框與機身前后面板之間加入了所謂的軍工級緩沖層,可以經受一定程度的跌落,高亮切邊也增加了質感。
機身左側是SIM/microSD卡槽。
推薦閱讀 1999!nubia 6寸Z11 Max評測:分屏多任務超爽 大屏手機用戶基礎廣泛,當然這個大也是有個限度的。對于手機來說,多數用戶最大能接受也就是6寸(左右),而在這個細分的領域中,不少廠商紛紛發力,小米Max、OPPO R9>>>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pingce/shouji/1445.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