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進一步地說,NI產品可以跨平臺、跨行業、跨領域的應用于從研發驗證到生產測試的各個環節。
對于生產制造測試的用戶來說,有兩點對于射頻性能測試非常重要:一是精確性與可重復性。在這一方面,NI自信比同行們做的更為優秀。二是測試速度與功耗。測試速度和產量直接相關,重要性不用多說。和傳統儀器相比,NI平臺能夠顯著提升測試速度,縮短測試時間。功耗低意味著散熱少,也就意味著更加精確的測試。NI VST的功耗僅為50多瓦。
時光:我們可以認為射頻矢量信號收發儀VST是虛擬儀器技術革命的新開端嗎?
James Truchard:是的,特別是在RF測試領域。最初,我們引入了FPGA,然后改進了針對RF測試應用的軟件,接收了很多反饋并做出了修改,經過這一系列不懈努力,終于推出了VST。這也是我們十五年持續投資的結果。
未來將繼續加深對中國理解
時光:除了生產測試,NI產品也可以應用于研發驗證。對于研發方面,NI會選擇什么角度作為市場切入點?
Jin Bains:NI提供的是軟件可二次開發的模塊化平臺,配置靈活,提高了測試的靈活性。在今年NIWeek新聞發布會上,NI在射頻領域的客戶——Qualcomm Atheros公司也提到,“NI產品的靈活性和到管腳的控制對于保持盡可能高效的射頻測試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為我們帶來了自由度和靈活性,并大大提高了我們的測試吞吐量。”
“到管腳的控制”指的是對于FPGA的編程開發。很多儀器廠商已經意識到了FPGA在射頻通信領域的優勢,但是FPGA的編程開發是個難點,因為需要考慮定點的問題。NI投入了非常大的研發力量來幫助工程師們簡化這一過程,使得他們不需要掌握VHDL,也能對FPGA進行編程。
時光: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公司對于關鍵產品的測試,都需要考慮IP保護的問題。NI提供了可二次開發的平臺,供他們自行開發測試系統,就不用擔心IP泄漏的問題了。
David Loadman:您說的很對。比如中國主導的TD-SCDMA標準,在研究、設立的初期還沒有商用測試系統,這極大的阻礙了標準的推廣和商業化,NI平臺能夠給這些標準的驗證和測試提供很好的支撐。通過FPGA和可供二次開發的軟件,研究人員在標準的起始階段就能自行設計儀器的功能,開發相應的測試系統,加速研發和市場化的進程。
我們非常希望能夠通過NI平臺支持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中國市場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我們也很希望進一步加深對于中國市場的理解,了解各類客戶的需求。
時光:無論生產測試還是研發驗證,除了靈活性、測量速度、可二次開發之外,產品的性能與指標是一切的基礎,這方面您的同行都做得不錯,NI在這方面做得如何?
Jin Bains:NI是一個非常注重長期策略的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比重遠超我們的同行。甚至在2009年遭遇金融危機的情況下,NI非但沒有裁員,還“趁機”招攬了一大批業界級水平的射頻設備研發人員,在加州Santa Rosa建立了RF研發中心。
在去年的NIWeek,NI所展示的PXI-5665矢量信號分析儀,其性能指標優于Agilent及R&S的同類設備。
今年的NIWeek,NI發布了全球首臺射頻矢量信號收發儀(Vector Signal Transceiver,簡稱VST),在體積和功耗更小的情況下,其EVM指標比業界主流平臺優越3dB甚至更多。
NI也正在與一些行業領先的合作伙伴展開合作測試最新的無線通信芯片與設備。今年年初,NI在巴塞羅那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MWC) 上展示了支持LTE(TDD,FDD), LTE-Advanced, 802.11ac等各種無線通信協議的最新測試解決方案。NI也將會在中國國內投入更多的資源、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NI對無線測試領域的本地化推進和發展的重視程度是相當高的。
時光:今天非常高興,看到像NI這么優秀的國際公司在加入和支持我們TD產業的建設,歡迎NI成為TD技術論壇的高級成員。正如您所說,NI不僅僅是為TD提供了技術、產品和資源上的支持,這也是對TD產業有信心以及對TD未來發展抱定信念的一種表示。從越來越多加入TD陣營的國際公司身上,我們也看到TD在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遠大前程。論壇將盡全力幫助NI公司在中國TD產業上的持續創新和發展。
James Truchard:謝謝!
推薦閱讀
近日,由國家工程信息部發布《“能效之星”產品目錄(2012)》(以下簡稱《目錄》)揭曉,LG有多款家電產品憑借卓越的節能功效、人性化的智能設計以及在市場上持續的好評度入選該目錄,成為了少數幾個榮膺“能效之星”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國國家儀器CEO:看好TD前景
地址:http://www.brh9h.cn/a/zhibo/20120910/8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