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銷商眼里“老能折騰”的黃鳴表示,“我現在睡覺都很安寧”,也“非常慶幸沒有雙手沾滿消費者的鮮血。”
“監督好行業前十名,就穩定了”
因缺少可以執行的強制標準,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也鬧過“質量門”。
2011年2月,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曝光了海寧太陽能熱水器小作坊的劣行。一時間,“質量門”事件將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黃鳴看來,如今不僅小作坊仍然存在,許多主流太陽能熱水器廠商也走向了粗制濫造的低成本擴張之路。
黃鳴表示:“我們曾經強烈要求將熱水器水箱內膽厚度為0.5mm寫入標準,可是呼吁了也白搭,很多企業連0.2mm的內膽都敢做,最后出來的標準為照顧各企業需求,寫上的是‘宜不小于0.5mm’,照顧這照顧那,就是不照顧消費者。”
在黃鳴看來,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是“劣幣驅逐良幣”,主流企業運用潛規則,打價格戰,從原料、工藝、安裝等方面無限度地削低成本,一大批質量不好、不安全的產品充斥市場。
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久偉甚至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很多品牌企業,賣800元一套的太陽能熱水器,連正常的生產成本都不夠,偷工減料的代價是犧牲了用戶體驗,進而犧牲整個行業的信譽。”
盡管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已經形成了包括集熱元件、集熱器、熱水器、熱水工程和主要配件在內的標準體系 。
“但這個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均為推薦性標準,缺乏強制性。”黃鳴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空調目前是抽檢,而太陽能熱水器是送檢,每到送檢的時間我們的真空管就值錢了,很多企業會來買了裝上去送檢。”
被稱為行業 “叛徒”的黃鳴表示,“不能讓行業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像三聚氰胺問題,奶企老總都不知道嗎?每一次類似的黑幕曝光,打擊的都是國民信心,甚至嚴重影響政府的公信度,最后帶來的是老百姓的反社會心理。”
為什么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內沒有爆發類似的“三聚氰胺”事件?黃鳴說,因為這是新興行業,歷史短,消費者大多是第一次購買,使用年限短,還沒有到事故頻發階段;在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安全事故時,偶發事故不會引起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黃鳴在給同行的公開信里寫道:“現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大部分技術難題都攻克了,如果出現新的問題和隱患,希望大家攜手共同探索解決,皇明是OPEN的皇明,隨時歡迎行業內兄弟到太陽谷論劍。皇明呼喚公平競爭的生存環境,呼喚在綠色行業里與良知的競爭對手共同促進。”
黃鳴還建議,由各政府主管部門、各相關科研機構專家、各主流媒體對每個行業組成調查團引進行業自查,然后社會監督,最后行業清理,“只要監督好行業的前十名,這個行業就穩定了。”
推薦閱讀
“廠家告訴我可享受節能補貼,商家卻說不行。”市民楊先生反映,7月20日和31日,他分別在京東商城和卓越亞馬遜購買了洗衣機和電視,多次聯系銷售商家仍未享受到節能補貼。昨日,在記者介入采訪后,京東商場已將節能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黃鳴:太陽能行業里的堂吉訶德
地址:http://www.brh9h.cn/a/zhibo/20120821/8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