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12日,吳長江連續兩日增持雷士,持股量由18.98%增至19.19%,超越賽富,再次成為雷士第一大股東。而自2011年7月施耐德入股雷士后,賽富、吳長江和施耐德前三大股東的排位和持股比例一直比較穩定。
此后還戲劇化地爆出“匿名信事件”。
6月29日,有人以私募界人士名義向媒體發出匿名信,稱閻焱涉嫌操縱雷士股價。上述接近吳長江的人士向本報表示,吳長江本人也曾對閻焱有過類似懷疑,但并不清楚具體情況。
匿名信稱,閻焱不僅是逼退吳長江的幕后主謀,甚至利用此內幕消息操縱雷士股價。其援引多名機構人士的話稱,在吳長江辭職公告發出前,閻焱提前將消息告知朋友和機構,并指出吳辭職后可以抄底雷士。
吳長江辭職后雷士股價應聲大跌13%。為穩定股價,雷士董事會于5月27日發布了可以3.88億港元回購最多10%股份的股份回購計劃,但該回購授權在6月19日舉行股東周年大會后失效。
上述匿名信稱,由于閻焱不同意立即行使回購授權,一再拖延時間,導致雷士股價不斷下跌,而他本人則通過相熟機構回收股票。
匿名信稱,閻焱逼退雷士創始人吳長江,在業內開創一個危險惡劣的“上位”先例,即在公司上市后依然戀棧不去,主動搶位。
這種說法似乎代表了部分企業家的擔憂,一名在港進行IPO培訓的廣東照明行業企業家昨日就對本報表示,他們對雷士事件的進展都非常關注,得出的教訓是:“引狼入室,我們現在對PE(私募股權基金)、VC(風險投資基金)都不太感冒。”
對于內幕交易的指責,閻焱向媒體表示,二級市場回購操作是由公司三位獨立董事決定,什么時候買賣他個人并不知情。針對私下通知機構逢低買進公司股票的傳聞,閻焱稱:“任何關聯交易都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我做基金20多年,從來沒有給任何證券公司打過(買賣股票)的電話。我不可能做這種給自己留把柄的蠢事。”
上下游布局
吳長江的另一張王牌,是其同上游供應商、下游經營商一向牢固的關系。早在2005年,吳長江就曾借經銷商、供應商之力,上演過一場從被踢出雷士到重回雷士的“大翻盤”好戲。
2005年,雷士的三大創始股東在公司前途問題上產生分歧。由于另外兩股東合占55%的股份,吳長江被要求讓出董事長位置。然而就在吳長江退出后的第3天,經銷商、供應商以及公司的中高層干部就通過投票讓吳長江重回雷士,另兩個股東最終無奈退出。
談到與經銷商關系時,吳長江曾說過,如果要獎勵好的經銷商,即使董事會不同意,他也愿意自己出資100萬元獎勵經銷商。
這種講義氣和重感情的管理方式,使得經銷商、供應商和吳長江一直關系密切,合作良好;也正是這種管理方式,讓以閻焱為代表的投資方頗為不滿。
在昨日的見面會上,不少經銷商威脅退貨,高喊:“要么讓吳總回來,要么收貨!”有供應商則宣稱,要停止向雷士供貨。
“畢竟跟吳總合作這么多年了,一直都比較愉快,我還是希望他能留下來。”河南駐馬店的一名經銷商對本報表示,多年堅持與雷士合作,就是相信老板吳長江這個人,不管最終是否向雷士退貨,“我都會一直支持吳總到底”。
上述雷士前員工分析說,不管是閻焱還是施耐德方面,都沒有能力掌控吳長江一手打造的雷士上下游渠道,如果吳長江真的完全退出雷士,他也有能力把“上下游”帶走東山再起。
不過,閻焱似乎此前也已經做好了重建雷士“上下游”渠道的打算。閻焱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曾提到,要改變現有的銷售渠道,自建經銷網絡,同時自建銷售渠道需要平衡好和經銷商的利益。
據了解,雷士在全國共有36個運營中心,近3000家經銷商。這些運營中心和經銷商并不直接受雷士控制,而是獨立的企業,運營中心相當于一級代理商,負責雷士的分銷。
推薦閱讀
[ 雷士照明、后谷咖啡、相宜本草,近日來,創始人與資本的博弈屢見不鮮,而雷士照明恰似一個典型樣本——它讓對風險投資曾經趨之若鶩的創業者們悚然發現,資本正在盡顯“門口的野蠻人”本色 ] 被自己一手創建的公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吳長江逆襲:雷士員工、供銷商對峙董事會
地址:http://www.brh9h.cn/a/zhibo/20120713/7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