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現實語境中,政府的支持亦顯得尤為重要。
馮就總結說,改革開放以來,總工會樹立了深圳蛇口模式、寶安模式、吉林梨樹模式、遼寧葫蘆島模式,都有利于在社會功能協調中表達利益代表性,但最后都沒有真正推廣落實,“還是因為缺乏體制的呼應。”
一直跟蹤研究地方政府創新過程的復旦大學副教授韓福國則指出,“義烏工會維權模式的困境,彰顯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的結構性難題。”
他直言,許多地方創新項目初期風風火火,中期走向制度化,就面臨著國家的“制度頂層設計”空間的制約。如果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地方政府創新的積極性很難保證,就是已有的制度也很難維持生存。
這或是義烏總工會創新遭遇困境的本質所在,如何從政策層面保障地方創新的積極性亦顯得越發重要。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8日下午消息,前程無憂(Nasdaq:JOBS)今天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將于2012年5月9日美國股市收盤后,發布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未審計財報。 前程無憂管理層將于美國東部時間5月9日晚上9點(北京時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地方工會創新孤掌難鳴 義烏市總工會創新遭遇政策天花板?
地址:http://www.brh9h.cn/a/kandian/20120428/5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