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欲通過萬達廣場打造O2O模式切入到電商市場非常具有想象力,由于沒有成功模式可以借鑒,萬達所謂的O2O模式在操作起來必定會遇到諸多不順暢,而將66座不同的萬達廣場電商化是一件較為復雜的事情,難度可想而知。不過要是按照王健林強調的移動互聯網方向走,萬達可以根據萬達廣場的實際情況開發一套APP,同時把每個萬達廣場的商戶情況數據化,在用戶下載萬達電商APP的同時根據用戶的IP地址或者用戶自主選擇,提供匹配的萬達廣場數據,再不濟的話,最蠢的方法開發66個不同的萬達廣場APP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現在已經可以看到萬達電商模式的雛形,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萬達電商采用的是O2O模式,而并非要做O2O平臺,也不是B2C方向,萬達電商要做的是結合電商行業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打造智能廣場,也就是萬達定義的第四代萬達廣場。萬達是將自身的萬達廣場業務電商化,并不需要耗費精力去做O2O平臺,也不是要追趕阿里、京東、蘇寧的B2C業務,只是自身核心業務的科技化轉型,這么看來萬達電商的成功幾率還是非常高的。但成功與否,還要的看萬達電商的運營能力,以萬達影院與大歌星KTV在全國市場上的布局,只要萬達肯犧牲在這兩項業務上的利潤,通過打折優惠的方式完全可以吸引眾多用戶使用萬達電商APP,進而就可以帶動第四代萬達廣場的發展。
萬達計劃在2015年時,開業120座萬達廣場,如果萬達廣場的日均客流保持在6.4萬人次,那到2015年120座的萬達廣場的日均客流總人次將達768萬,接近目前京東的實際日均UV水平。CNNIC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底,國內網民總數達5.6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42.1%,手機網民規模已達4.2億,占網民比例的74.5%,假設到2015年互聯網普及率達50%,手機網民占比達85%,按此比例估算萬達電商APP日均用戶規模可達326.4萬,若在去掉不喜歡使用萬達APP的手機網民,那萬達電商APP的日均用戶量也至少可達250萬,這一數據對于電商來講相當可觀。當然這一估算方式還相對保守,稍微夸張些估算,萬達電商APP的日均用戶數可突破400萬。若萬達電商APP真能保持如此活躍的用戶規模,將有助于帶動萬達廣場內的各項業務商家收入的提高,而萬達廣場的租金也自然會水漲船高,其電商業務帶來的廣告收入也將價值不菲。
當然,以上估算邏輯是假設在最理想的狀況下,估算結果較為樂觀。實際上,在萬達電商發展期間很可能還會出現諸多的變動,譬如O2O行業的變動,萬達自身的發展變動,阿里、蘇寧等的O2O業務崛起等。綜上來看萬達發展電商并沒有預想中的難(但也不簡單),而且市場前景也較為樂觀,不過以上分析均是筆者根據已有資料的個人揣測,總體來講,如果萬達電商真的按照我所猜想的方式發展,我個人還是非常看好的。
推薦閱讀
在處理庫存的過程中,凡客發現了品牌服裝電商相對傳統服裝業者的優勢 2013年1月21日,凡客誠品數據中心向CEO陳年報告:按過去三天銷售數據推算,凡客全國六大庫房秋冬季商品庫存只剩下16天。 這意味著,再過16天,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萬達電商業務或將浮出水面
地址:http://www.brh9h.cn/a/b2b/20130228/26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