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十年里,我在美國、歐洲、亞洲等地賺了很多錢,那時非常執著于賺錢,腦子里每天都在想如何賺錢,當時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一身銅臭,市儈到極點。”
雖然市儈,但林富元在投資和創業上的名氣越來越響,常有些人找他演講,十年里演講了300多場。
當意識到除了賺錢,對其它事物還有更多的熱火與情緒時,林富元在演講過程中,除了講創業、投資,還講在困難的環境中如何自求多福,在失敗的時候如何尋求快樂等。結果他發現:找他要錢的人最多;尋求快樂資料的人次之;要創業投資資料的人最少,于是在2000年的時候,林富元將有關“成功與快樂”的文章整理成書,即:《成功還不夠,快樂才是至寶》,出版發行后銷量不俗,在當時是一本很紅的書。
每個人都是竹子
自2000年以來,在林富元美國、中國臺灣、中國內地的家里都有鋼琴和吉它,只要一有空便彈唱,希望重圓舊夢的林富元,還成立了“硅谷樂團”,另外三個好友成員胥國棟、劉方凱、唐文元都是硅谷頗負盛名的高科技圈創業人,他們在一起每年至少開辦三場以上的搖滾演唱會。
如今,林富元在人生的下半場,找到了好幾個快樂出口。
林富元很喜歡唱六七十年代經久不衰的搖滾樂曲,還自談自唱創作了“快樂朋友”、“LIFEISABASDET”、“ABEARTIFULDAY”等抒情歌曲,來聽演唱會的人不再是“太保”,而是了解六七十年代音樂,能夠與他們產生共鳴的人。尤其在上海,那些熟悉他們的人都叫他們老“F4”。
“如果我可以傳播快樂,那我就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其實,快樂是一種精神力量,它可以影響很多人。而很多具有快樂精神的人在修得正果之前,就已經是竹子,都可以成為笛子。”。
林富元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一顆竹筍在深山密林中,伴隨著刮風、下雨、鳥鳴、獸啼等聲音慢慢長大長高。有一天,來了一個樂器匠,把它砍了做成笛子,一吹便把鳥、獸、蟲、風、雨等的聲音吹出來,美妙極了。我們每個人都是竹子,只是有些人還不知道或錯過了變得笛子的機會,而每個人的樂器匠也近相同,可能是公司、學業,也可能是父母、朋友,對于還是竹子的人來說,在沒變成笛子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吸收“日月精華”,做一個快樂的等待者,待機會出現時再及時抓住。
“坦誠地講,我并不一個時刻都開心的人,我也有很多煩心事。”
事實上,林富元在投資上也賠掉不少,但是他認為那些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與判斷去做的事情,失敗了也沒什么可抱怨,但是很多VC在投資賠掉后總會找出各種理由,如:被人騙、市場不好、時間不對、投資不足。
“投資到一定數目后,出現做得好的項目和壞掉的項目是很正常的事,應該以平和的心態看待,我常告誡自己,也告誡別人:一生沒有失敗,只有挫折,失敗是遇到挫折后放棄,不放棄就不會失敗。人生中信手拈來的機會很多,關鍵是用什么眼光看待。就拿我自己來說,玩搖滾和寫作只是對周遭事物的一種很自然、很理性的回應而已。”林富元說。
推薦閱讀
一家年營收增長超過50%的公司怎么可能融不到錢?譚洪一手創辦的ForteBio公司從事生物檢測儀器產品的開發,2006年公司營收350萬美元,2007年近700萬美元。2007年年初,公司的賬上還躺著夠花好幾個月的錢,預計可以支撐>>>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brh9h.cn/a/43/20120227/3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