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京交會不僅為大企業提供貿易平臺,同樣也給中小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盡管很多中小企業不能像大企業那樣做更大的展臺,出席更高端的論壇,簽更大的訂單,但是他們的工作人員依然是京交會上最忙碌的群體之一,他們不懈地努力,哪怕只是把自己的企業簡介分發到各處。
第七次來到北京的UNCTAD專員卡洛琳娜,已經是這座城市的老朋友了。和前幾次不同,這一次她幾乎沒有時間離開國家會議中心去干一點“私事”。
卡洛琳娜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她看來,京交會上收獲最大的是中小企業。“對于他們而言,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絕佳舞臺。”
數字
首屆京交會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設100個私密洽談間;五大洲82個國家和地區的1721家中外企業、共22000余位客商參展,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臺特別行政區全面參與,累計到會專業觀眾和客商超過10萬人次。
首屆京交會期間簽署合作協議總金額達601.1億美元,其中國際服務貿易交易額就達112億美元,項目涵蓋信息通信、服務外包、物流、綠色環保等領域。
推薦閱讀
“陳光標”牌飲料即將面世。 繼今年3月宣布在黑龍江承包近百萬畝農田種植農作物之后,5月20日,陳光標公布了他“務農”的最新進展:目前已在農業領域投入5億元,預計“陳光標”牌綠色食品和飲料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北京“京交會”:第三產業新引擎
地址:http://www.brh9h.cn/a/22/20120626/7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