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專業人士與比特幣擁躉的觀點,說白了就是兩種教條之爭——貨幣金屬論和貨幣名目論的長期爭論。前者認為貨幣價值必須與貴金屬的價值相錨定,后者否定貨幣的實質價值,認為貨幣只是一種名目上的存在。
而現實是,現在很多比特幣玩家根本不care哪一教派的經濟學,他們純粹因為覺得這個東西可以迅速地撈到錢而入場。更諷刺的是,恰恰也是這一幫市儈的投機者們,推動了比特幣的前行,并讓其系統在一次一次的市場交易或者攻擊中逐漸完善。
比如剛過去的4月10日,比特幣的交易價格大幅下跌,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市場Mt. Gox隨后停盤12小時。貨幣之王解釋,這是因為最大的兩家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和Bitstamp遭到了黑客的“分布式服務拒絕”(DDOS)攻擊,比特幣的交易因此受阻,“這兩年比特幣交易中心常被黑客攻擊,這迫使交易中心不斷修復自己的安全漏洞。但凡發現不正常交易,中心很快會取消掉。總之,系統會越來越健康完善。”
熊小二告訴我:他的一個朋友從比特幣值只有5美金的時候就進場,現在即使比特幣價格重挫,他依然在買進,目前已經持有1200個比特幣了,“因為看好比特幣將來會恢復到原價位,甚至更高”,他說。
這樣的接盤者還不少,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國外很多財團也參與了比特幣的爆炒,所以短期內比特幣并無崩盤的可能。
財經專欄作家端宏斌則在博客里表達了對此事的憂慮:“對比特幣最大的威脅是十分簡單的:人們對比特幣興趣的消失。如果是這樣,比特幣就不能發展出強大的周邊工具系統以讓這個貨幣體系發育成熟。人們對比特幣興趣的消失,不會讓比特幣系統本身死亡,但是它會讓比特幣系統停滯不前。在一個不斷創新的時代里,停滯不前的含義和死亡差不多。”
而投機者,無疑是最快失去興趣和耐性的那個。因為他們看中的,從來都是價格,而非價值。
如果不死,它可以變成什么樣子
有公司日前利用比特幣概念可謂做了一個漂亮的事件營銷。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家名為“TDVMedia”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杰夫。貝里克近日宣布,計劃率先在塞浦路斯開通世界上第一臺比特幣自動取款機(ATM)。
且不論此計劃最后是否落實,但比特幣引起了現實資本的關注是必然的。有不少人擔心政府的直接干預會扼殺這個貨幣體系,熊小二則表示:“政府可以取締比特幣的交易平臺,但永遠無法取締比特幣”。
這樣的說法固然有道理,但如果比特幣被宣布為非法,那么比特幣將很難展開它的周邊應用。雖然互聯網只要存在一天,比特幣體系就能存在一天,但不可能有任何機構開支持比特幣。這意味著比特幣經濟將要轉為地下經濟。
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比特幣不死,會走出一條怎樣的路徑?
端宏斌對此頗有見解:首先,取得法幣體系的支持。Visa、Mastercard肯定不愿意比特幣進入他們的地盤,因為全球的清算服務已經處于他們的寡頭壟斷之下,這時需要引入大企業來整合比特幣的交易市場,借助其力量讓前者接受比特幣;
其次,將比特幣導入終端。比特幣只能在電腦上保管是比特幣擴大應用范圍的最大阻礙。要想流通,必須讓比特幣進入終端;
接下來要攻破的肯定是商戶了。如果比特幣能夠被足夠多數量的人群采用,那么它就會吸引零售商們的主意。現在已經有一些零售商開始支持比特幣付款,但是相對于經濟的總體數量而言,還顯得稀少。但比特幣的設計為人們展現了一種良好的處理小額付款的體系,比特幣應該抓住小額交易的細分市場;
最后肯定是企業。即便比特幣能夠一路取得成功,企業很可能是最后才進入比特幣經濟的。為了讓比特幣適用于企業間的交易,還需要很多安全級數高的軟件應用。比特幣經濟需要通過這些會計應用,才能無縫地接入現有的企業財務系統里。
這樣的預測很符合邏輯,但卻又顯得“烏托邦”。因為貨幣也許可能是一個信念系統,但是它應該也是一個真實財富的分配體系。我們暫時還不能接受一個隨意分布在互聯網上的數十億字節的、沒有國家財富做支撐、沒有政府官方授權的貨幣體系。
因此,比特幣的最大價值其實是在于,它提醒了我們應該如何來更好地填補電子貨幣的真空。
正如皮特?羅德里格斯(Peter Rodriguez,弗吉尼亞大學達登商學院教授)所說:“比特幣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實際上,幾乎所有東西都能被用作‘偽貨幣’。如果比特幣能夠建立自己的價值,并在足夠長的時間里讓投資者對其抱有信心,那么最終能將這種貨幣從一時流行的價值儲存手段變成真正貨幣的機制可能才會開始形成發展;然后,比特幣可能會變成一種可靠的交易媒介和指數值,在整個世界的貨幣體系中擁有自己的位置。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比特幣是否將價值暴跌,而是在于這種貨幣是否能在這種無可避免的考驗中生存下去;如果挺過了生存危機,哪怕在渡過危機以后只剩下非常低的價值,比特幣還是將改變我們對于價值儲存、金融以及虛擬經濟獨立性的思考方式。”
這是我目前看到的,對比特幣最公允的背書了。沒有之一。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昨天,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藍皮書(2013)》顯示,去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爆發式增長六成多。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主管的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同時透露,央行和該協會正在研究允許微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比特幣的真正價值:填補電子貨幣真空
地址:http://www.brh9h.cn/a/01/20130418/265699.html